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08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环县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法官驻中心 心中“住”人民

来源:环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9-01
字号:A A    颜色:

在环县综治中心,有这样一群法院人,他们以调解室为阵地,将司法的严谨与民生的温度交织在方寸之间。在这里,立案窗口不再是冰冷的柜台,多元调解打破了部门的壁垒,司法确认为每份和解装上了“保险栓”。他们用专业与担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努力让每一个走进综治中心的人,都能带着希望而来,揣着满意而归。

云上法庭,让服务“跑”得更快

“秦先生(化名)您好,您与XXX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将于明天上午9:00在环县综治中心调解室进行调解,请您准时参加。”

接到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远在外地务工的秦先生犯了难,既担心往返耗时耗力,又不想错过调解时机。思索再三,秦先生拨通了综治中心的电话,向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的难处。

驻调解室法官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述后,当即主动联系了秦先生,通过微信与他线上沟通,详细告知其权利义务,指导他在线签署授权委托书,委托其母亲代为参与调解,并在调解成功后对调解协议完成了司法确认。

收到法官发来的裁定书后,秦先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隔着屏幕向法官点起了赞。

这场“云调解”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交通费与误工成本,更将原本需要半个月的调解周期压缩至3天,用科技赋能让司法服务跑出了“加速度”。

为解决群众多元化需求,环县综治中心与环县人民法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线上沟通取证、远程调解等工作方式,通过“科技赋能”破解“打官司跑断腿”的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温度和便利性。

联动平台,让纠纷“化”得更顺

“孩子必须跟我!” 在环县综治中心法官调解室里,丈夫拍着桌子向妻子怒吼。妻子红着眼眶反驳:“你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动手,孩子不能跟你!”

这起离婚纠纷的焦点是5岁儿子的抚养权归属。考虑到案件涉及婚姻关系与家庭暴力,调解室事先启动了联合机制,邀请妇联干部、公安民警及社区网格员共同参与。

调解伊始,妇联与社区工作人员先对二人进行了情绪疏导。与此同时,民警通过公安警务信息平台查询到两年前丈夫殴打妻子的出警记录。

法官随后向丈夫耐心解释:“法律规定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会影响抚养权归属,若诉讼,这将成为对你很不利的证据。”丈夫听后缓缓低下了头。

“婚姻不在情谊在,好聚好散也是对过去的尊重。” 在调解人员的反复劝导下,双方逐渐冷静,最终商定儿子由妻子抚养,丈夫按期支付抚养费。 

利用身处综治中心“院内”的区位优势,环县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在县综治中心的统筹下,不断深化与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中心的联动协作,聚合多方力量搭建多元解纷平台,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高效协同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宽严相济 让正义“落”得更实

2024年4月,老钱请老郑犁地,约定劳务费5000元。老郑按要求完工后,老钱以“最近没钱”为由长期拖欠,一年以来分文未付。老郑多次讨要无果,只好拿着双方约定时的聊天记录和完工照片起诉。

在诉前调解环节,面对证据,老钱依旧消极应付,坚称“没钱支付,随便法院判”。

“我知道老钱名下有一辆货车可用来抵债”见老钱毫无松动之意,老郑提供了一条重要财产线索。参与调解的法官核实后向老钱说道:“这辆货车属于可执行财产,若你拒不支付劳务费,待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将依法进行查封扣押。”老钱听后脸色瞬间变了,法官顺势引导:“现在调解还能商量支付方式,若进入执行程序,不仅车辆可能被拍卖,你的征信也会留下污点,以后贷款、出行都会受限。”

随后,法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分期支付方案:老钱先支付2000元,剩余3000元分两个月付清。同时,在调解协议中明确注明老钱的货车信息作为潜在执行财产,以此约束其履约。

老钱沉思片刻后,抵触情绪渐趋消解,已然明晰拖延下去的不利后果,当场同意了调解方案,并承诺会按时支付。最终,老钱在约定时间内分三期付清了全部劳务费。

此劳务纠纷中,法官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不仅成功为当事人追回了辛苦所得的劳务费,维护了务工者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司法在化解纠纷、保障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自2025年6月环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以来,共接待当事人1100人次,组织先行调解810件,调解成功325件,“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解纷格局初见成效。从“法庭审判”到“源头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多地奔波”到“一站解决”,环县法院人在综治中心的舞台上,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诠释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坚实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