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视窗

【新华网聚焦庆阳政法工作】甘肃庆阳:红色法治基因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8-26
字号:A A    颜色:

新华网兰州8月23日电(刘欣瑜)甘肃省庆阳市诞生了中国西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还孕育出被载入新中国司法史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走进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法庭内设的家事法庭,仿佛步入了一间温馨的家中客厅。桌椅围成柔和的方圆布局,“丈夫”与“妻子”的桌牌相对摆放,而“审判长”“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则陪坐一旁,犹如家中的长辈,和夫妻俩拉家常。

1.png

图为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法庭内设的家事法庭。新华网(刘欣瑜 摄)

这样的“别样”法庭,在庆阳市各个县区中随处可见。它们一改传统法庭庄严肃穆的形象,转而成为贴近群众日常生活、令人倍感亲切的场所。这正是庆阳市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推动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

如今,“马锡五审判方式”正穿越时空焕发新的生命力。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彦高介绍,在弘扬“深入群众、就地办案、调解优先”的司法为民理念时,庆阳两级法院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程序优化,探索出一条既保持司法亲民性又坚守法治底线的特色路径。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庆阳两级法院还同步设立了9个“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

2.png

图为2022年成立的华池县人民法院悦乐法庭“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新华网(刘欣瑜 摄)

3.png

图为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内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文化中心。(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据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以推动人民法庭调立审执访一体化运行为主要举措,以强化调解工作为重点,其工作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工作室承担着人民法庭工作及调解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总结工作经验、宣传工作成果、推进智慧化建设、创新特色亮点以及收集整理资料等多项职能。线上,庆阳法院网专门设立了“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网页留言服务窗口。该窗口开通以来,已累计收到各类留言237条,其中已回复235条,群众满意度高达97.6% 。

4.png

图为法官走进农户院落调处矛盾纠纷。(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面对新时代群众司法需求,庆阳两级法院推动“马锡五审判方式”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上马锡五”服务平台。全市法院推广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电子送达等20余项“掌上办”服务。据介绍,2024年以来,网上立案近2万件,在线调解7807件,以智慧化、智能化、科技化司法推动“现场马锡五”“线上马锡五”向“智慧马锡五”提档升级。

此外,针对庆阳市各县区的产业特点与发展实际,庆阳两级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一法院一特色、一法庭一品牌”,创新设立了一系列特色法庭:西峰区“大数据基地法庭”、庆城县“苹果法庭”、镇原县“窑洞法庭”、正宁县“煤炭法庭”、华池县“集市法庭”、环县“羊谷法庭”、宁县“车载法庭”等。通过将涉及苹果产业、油煤气开发、羊产业交易等类型的案件分流至对应法庭审理,实现了司法服务的精准对接,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地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壮大。

5.png

图为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法庭巡回法庭。(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庆阳两级法院基层法庭在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过程中,执法手段更加柔性、调查方法更为多样、调解程序更加便利,但“注重调查研究、方便群众诉讼、就地解决纠纷”的工作方式和司法理念却从未改变。

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法庭庭长提海峰介绍,西峰区一处建材市场有数百家建材家居企业,矛盾杂、纠纷多。2024年5月,后官寨法庭在市场里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站,法官定期进驻,与商户们“门对门”“肩并肩”,有效化解矛盾。目前,该建材市场的案件已大幅下降。2025年至今,该巡回审判点已审结涉建材城纠纷12起,调解3起,撤诉4起。

红色法治基因的传承焕新,带来的是基层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2024年,庆阳两级法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56.76%,部分法庭连续两年调撤率超90%;2025年上半年,通过先行调解成功化解纠纷3205件。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社会治理层面。通过司法建议、府院联动、行业协同等方式,法院从单纯办案机关转变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2024年以来,庆阳两级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67条,采纳反馈率100%,实现“办理一件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治理一片区域”的叠加效应。

6.png

庆阳法院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分布图。(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实践表明,红色法治基因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玉龙说:“我们要让红色司法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