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县南义乡突出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风险“三条线”协同发力,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网格管理、诉前调解、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健全“1+5”联动体系,建立“1+1+7”工作机制,全乡无涉邪教、涉毒,无命案,无重大安全事故。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帮群众解难的“知心人”,矛盾纠纷化解的“集散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
南义乡以“实战实用、务实管用”为标准,对乡综治中心进行了改造升级,合理设置工作窗口,达到了“六有八化、一厅八室一中心”规范化要求。按照“一台两室”标准建成村级综治中心11个,乡村阵地规范化实战化一体推进,畅通了群众诉求通道,打通梗阻面向群众服务,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乡综治中心优选3名业务骨干常驻开展工作,司法所、派出所、法庭派员轮驻,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随派随驻;村级综治中心整合包片民警、司法助理员、包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协同发力;理顺首问负责、分流交办、定期回访等七项制度,实现了中心平台“一体化运行”,矛盾纠纷“一站式办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度会议、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议、网格员管理和党委书记、政府乡长、科级干部每月10日接访等6项制度,做到了制度指导中心运行,中心依据制度办事,人员对照职责落实;按照“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的服务宗旨, 对简单纠纷现场办、难点纠纷限时办、复杂纠纷联合办,实现“中心牵头,部门联动,成果共享”。
南义乡以全面优化和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精准划分乡、村、组三级网格29个,选配网格员29名,组织开展“四亮”“五比”“12345”工作法和岗位职责、业务能力培训9次,建立工作“日调度、周通报、月考核”以及随访抽查制度;坚持“人防、技防、物防”有效结合,充分应用“心灯工程”成果,督促网格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挥好“侦查员”“预警员”“调解员”作用,及时把矛盾纠纷通过“陇情e通”平台上报,乡综合中心研判分流处置,把“鸡毛蒜皮”事化解在身边,把“风险隐患”事消除在萌芽,打造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累计巡查上报信息123条,流转处置102条,办结率83%,发挥了前线“哨兵”的作用,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义乡整合“诉前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公安民警、主动创稳网格员”五支力量,形成大调解格局,运用“法律教育法、情感疏通法、经济算账法、利害分析法、名誉维护法”五大方法,推进了诉调、警调、访调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将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至目前,全乡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69起,调解成功50起,调解成功率达73%,位居全县第一。
南义乡还全面推行“统一受理,分类登记、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群众评价、定期回访”七步实战流程,闭环运行模式,对群众反映、上级转办、下级上报或其他渠道反馈的纠纷事项全面开展排查,台账管理,人随事走。突出经验学习。注重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参加县乡两级能力提升培训6次,分析典型案例,交流调处经验,提升了处突处险处级能力。突出化解成效。
4
聘请公益心理咨询师和公益律师2名,开展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9次,以法律“七进”助推常态化开展“八五”普法教育,规范依法行政,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坚持打防控一体化,针对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禁种铲毒、反邪教、反电信诈骗、夏夜治安巡查等,主动出击,严防严打,巩固平安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