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巡礼

冯哲琼:于挑战中淬炼,在耕耘中收获

来源:宁县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10-29
字号:A A    颜色:

1.jpg

第四届甘肃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的帷幕已落下,当沉甸甸的奖杯置于掌心,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千钧重的托付。感谢组织给予的宝贵机会,感谢领导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和鼓励。回首备战与征战的日日夜夜,仿佛是一场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更是一次对未检工作内涵的深刻重塑,同时也是一趟满载着收获与感动的旅程,让我明白自身不足,也激励着我成长。

万仞之台,起于累土:在“细节熔炉”里淬炼自我

这场业务竞赛,绝非简单的法律条文记忆,它是一场对参赛者法学功底、实务能力、理论素养、心理素质全方位、立体化的考验。备赛的日日夜夜,仿佛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是与法律条文、典型案例的无数次对话,更是与一个个抽象名词背后鲜活生命的灵魂对视。这个过程是枯燥甚至痛苦的,需要极强的自律与耐心。但当一个个知识点被串联成网,当面对一个复杂案情能迅速理清思路、找准焦点时,我深切体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真谛,唯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方能应对赛场上的瞬息万变。

赛场角逐,淬火成钢:综合素养定成败

踏入赛场,紧张的氛围扑面而来。笔试环节,不仅考察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更考验在有限时间内对案件进行定性分析、证据梳理、程序审查以及最终做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决策的能力。这要求我们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未成年人利益的守护者,需要我们在面对一个又一个涉及多方责任、情与法交织的复杂情境,以一个“未检工作者”的视角,去审视如何通过司法程序,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平衡。

最为考验人的是业务答辩与策论写作环节。策论写作着重阐述了如何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司法理念,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强调了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保护中,检察机关在推动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中的能动作用。业务答辩更要求我们在高压下,保持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表达和沉稳的心态。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优秀的未检工作者,必须兼具“工匠精神”与“大师情怀”。“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案件细节的极致追求、对法律程序的严格遵守;而“大师情怀”则体现在对每一个涉案未成年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通过个案推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进步的远大追求。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奋斗指向未来

山外有山,这次竞赛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与全省、全市优秀的未检同仁们相遇、相知、相勉。在与其他优秀选手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们在理论深度、实践经验、创新思维上的闪光点,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学无止境,激励我不断前行。

这场高强度的淬炼,让我看到自身的不足,也更清晰地看到了未来学习与进步的方向。我也深刻地领悟到,未检工作不是成人司法的简单翻版,它更具温度、更需担当。它要求我们既能做到明察秋毫,又是循循善诱的导师,还是链接各方资源的协调者。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深度上,还是在临场应变和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上,我都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去提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将把这次竞赛的收获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素养、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检察工作实务中:强化理论学习,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深耕业务实践,更加积极地投身办案一线,注重总结反思;锤炼综合素养,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成为一名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精的检察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