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01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三日闭环 多元联动 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来源:庆城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9-30
字号:A A    颜色:

庆城县马岭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主动创稳和加强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以建设规范化、实战化综治中心为目标,构建“三日闭环、多元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

坚持三日闭环,构建“排查—响应—调处”全链条机制

三天一巡查,织密风险感知网。全镇25名网格员严格落实“三天一巡查”制度,每日下沉网格,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土地权属、劳资争议等重点领域,动态采集相关信息,做到重要家庭必到、矛盾多发点位必到。巡查情况实时录入综治信息平台,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立即标注风险等级,上报综治中心,确保问题早发现、早预警。三天内响应,打通调处快车道。综治中心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实行“一口受理、统一分流”。所有事项3日内完成登记、研判、指派,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简易纠纷由村调委会3日内组织调解;复杂纠纷由司法所牵头,3日内组建专班;重大疑难纠纷启动“三所一庭”联动机制,5日内召开联席研判会。同步建立跟踪督办制度,中心每日调度进展,确保事事有回音。三日内见面,推动调解在一线。所有受理纠纷,调解员需在3日内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推行“三见面”工作法。调解不拘形式,田间地头、农家坑头、村组广场均可设“流动调解室”,推进问题解决。

贯通两端发力,打造“统筹—下沉—协同”一体化格局

整合力量在中心,实现指挥调度统筹。中心实体化运行,配备专职人员4名,统筹司法、公安、民政、国土、农林等5个站所骨干力量,组建“1+5+N”多元调解团队。中心每周一召开联席调度会,对重点矛盾纠纷集中会商、联合研判、协同处置。今年以来,通过联席机制化解复杂纠纷18件,平均协调时间缩短90%。服务延伸到地头,推动调解阵地前移。全面推行“移动调解”模式,为调解员统一配发“巡回调解包”,内含调解记录本、测量工具、录音设备等。加强现场调解工作培训指导,明确“查、问、勘、议、签”五步流程。调解员接到指派后,携带调解包48小时内赴现场开展工作。今年5月,马岭村2户群众因地界纠纷引发冲突,调解员携包调解,组织当事人和部分群众在村部广场召开调解会,当场达成协议。条块联动在实处,促进资源整合无缝化。打破“条块分割”壁垒,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综治中心根据纠纷类型,精准调派专业力量进行支援。涉及那个部门的事情,就协调哪个部门参与调解、疏导和介入。同时,建立“问题反向反馈”机制,调解中发现的政策盲点、管理漏洞,由中心梳理汇总后提交镇党委专题研究,推动制度完善,实现“调处一个问题”向“完善一类机制”延伸。

推行积分管理,激活“个体—家庭—村民”内生动力

以分定绩,激发调解员干事热情。立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61模式,大力推行调解员“积分制”考核,制定《积分管理办法》,将纠纷按简易(2分)、一般(5分)、复杂(8分)、重大(10分)四级赋分。积分与补贴挂钩:每分对应50元调解补贴,上不封顶;年度积分靠前的优先推荐评优评先,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退出队伍。每月在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微信群公示“调解能手榜”。自实施以来,调解员人均月调解量从3-5件提升至10-15件。以分促和,引导当事人履约守信。将积分制延伸至当事人行为引导,对配合调解、主动履约的当事人,记录“文明积分”:每参与一次调解积1分,签署协议并履行到位再积2分。积分可到镇村“爱心超市”、“积分驿站”兑换粮油、日用品,也可用于公益岗位推荐等激励。对无理缠闹、拒不履行的,记入“负面清单”,取消当年评优资格。目前,已有269名当事人通过积分兑换物品。以分聚力,带动村民共治共享。拓展积分适用范围,设置“遵纪守法”等积分指标,鼓励村民参与调解评议、主动提供矛盾纠纷线索、积极劝阻身边的小摩擦小纠纷等。积分制实施以来,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监督者,村民主动参与调解活动的比例从原来的不足10%大幅上升到40%以上,“有事好商量、纠纷大家评”蔚然成风。

通过“三日闭环、多元联动”机制,综治中心搬迁新建后已接待群众780余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65件,一半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平均调解时间从原来的两周缩短至3天左右,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促进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分别下降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