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从解聘危机到续签协议 西峰区综治中心调解实现劳资“双向奔赴”

来源:西峰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7-07
字号:A A    颜色:

案情回顾

2024年4月25日,环卫工人郭姐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需要较长时间请假休养。庆阳市某环境公司考虑到郭姐请假时间长达一年,公司工作安排存在实际困难,遂通知郭姐办理离职手续。郭姐坚决不同意离职,她认为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且对工作充满感情,希望身体恢复后能继续上班。同时,由于郭姐身体尚未完全康复,行动不便,难以承担高强度的环卫工作,便提出调整到离家较近、劳动强度较小的非重体力工作岗位的诉求。双方因此产生较大分歧,矛盾一触即发。迫不得已,郭姐来到西峰区综治中心,期望在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调解过程

稳情绪,明诉求。综治中心调解员热情接待了郭姐,耐心倾听她的详细陈述,深切理解她因身体伤痛、失去收入来源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担心失业产生的精神焦虑。通过共情式沟通,调解员有效安抚了郭姐激动的情绪,帮助她恢复理性。最终,郭姐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核心诉求——希望恢复工作,并获得合适的岗位调整。

查事实,核证据。调解员仔细审核郭姐提供的交通事故诊断证明、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等材料。重点围绕劳动合同存续期、郭姐身体恢复情况是否适合当前岗位、公司对岗位调整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核查。同时,充分了解公司目前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情况,分析郭姐诉求的合理性与公司的实际困难。

搭桥梁,解僵局。调解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双方“背靠背”谈话与“面对面”协商。调解会上,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坦言,郭姐请假一年导致片区任务积压,其他员工超负荷工作,影响团队稳定。调解员回应称,理解公司难处,但郭姐合同未到期,单方面解约有法律风险。为进一步打破僵局,调解员采取 “双向沟通” 策略。一方面,向公司说明郭姐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实际困难、渴望重返岗位的迫切心情以及她过往踏实的工作表现,强调保障员工权益对维护企业形象、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耐心向郭姐解释公司在人员调配、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结合她身体恢复情况,引导她以更务实的态度看待岗位调整,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调解结果

最终,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该公司同意郭姐于近日回公司上班,暂时维持原工作地点不变。公司承诺,若郭姐在上班期间表现良好,将在7月份为其调整到离家较近的工作岗位。同时,双方续签了半年劳务协议。

郭姐的维权之路在区综治中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不仅是一次个体权益的成功捍卫,更是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运行的生动写照。通过精准的法律阐释、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人性的关怀疏导,区综治中心成功将一起可能激化的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劳动者的尊严与合法权益,也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