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城县司法局庆城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教育改造特殊人群、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并取得明显成效。每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件左右,调处成功率98%以上,近五年来没有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今年2月,庆城司法所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资料图)。庆城司法所供图
立体化调解,让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纠纷往往因理解和沟通不够,相互之间缺乏谅解礼让而产生摩擦。对此,庆城司法所把“六尺巷工作法”融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
2024年4月22日,因李某某取土损伤邻居陈某某家房屋后墙,双方发生冲突。4月28日,双方老人发生冲突后报警,经派出所多次调解,双方仍未达成协议。6月7日,庆城司法所干警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对该起纠纷进行调处,工作人员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邻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庆城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网络优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作用,建立“基层调委会日常排,民情日记随时排,领导接访定时排”的矛盾纠纷排查三条通道,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忧、办千家事、暖千家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
织密“三张网”,当好法治惠民“排头兵”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庆城司法所有效发挥基层司法所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织密人民调解“风险防护网”、安置帮教“数智支撑网”、基层“依法行政网”,当好法治惠民“排头兵”。依托“三调联动”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于“末端”,把群众利益保护在“前线”,切实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调解的是纠纷,换来的是平安。群众说话有人倾听、怨气有地发泄、利益诉求有人管,矛盾纠纷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群众才能有幸福感。”庆城司法所所长常万里介绍说,司法所切实把牢了辖区稳定“第一道防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2024年,累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4件,调处成功率98.5%。
庆城司法所有效推行动态化管理、人性化关爱、网格化帮扶的社区矫正监管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全天候监管和动态研判,目前在册矫正对象无一例漏管、脱管现象。
同时,以法治示范镇创建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的审查力量,创新建立“5+X”合法性审查模式。全面铺开村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在“村务清廉钉办”平台中加入村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模块,实现村级重大事项线上合法性审查,做到“村村有律师,事事依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