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主动创稳】前瞻治理防风险 主动作为保平安——2023年上半年镇原县主动创稳工作综述

来源:镇原政法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3-07-11
字号:A A    颜色:

庆阳市镇原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部署要求,牢固树立“隐患可查可治、风险可防可控、安全可抓可保、稳定可创可建”主动创稳理念,增强主动意识,抓实主动措施,扣紧责任链条,全力推动主动创稳行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有力维护了全县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健全工作机制,坚定创稳“主心骨”


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员参与,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创稳责任,切实保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压实创稳责任,压紧压实主动创稳责任链条,把考评奖惩与主动创稳工作相挂钩,形成“谁的领域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表态”和工作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保障创稳工作落实。强化督导调度,严格落实“月评估、月调度、半年督导、年终考核”工作制度,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主动创稳汇报2次,组织召开调度会议2次,开展督导调研3次(其中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组带队督导调研1次),下发督查通报3期、督办函13期,督促限期整改。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政法队伍作为主动创稳的主力军,把“铸忠诚警魂”活动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统筹抓好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网格员等基层队伍建设,广泛动员各级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切实把主动创稳工作做到社会最前沿和第一线,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力保障县域社会安全稳定。


精准分析研判,打好创稳“主动仗”


坚持关口前移、责任前移,突出主动、聚焦问题、精准排雷,将隐患消除于萌芽,将风险消弭于无形。健全情报搜集队伍,建立专业、行业、基层“三支”情报队伍,切实增强公安、网信、网格员等基层力量的敏锐性和责任感,及时掌握前端信息,做足做细应对准备。精准研判预警风险,坚持前端预防与末端处置一起抓,对苗头性、倾向性事项,分类研判、主动处置,组织召开专题会议7次、研判会议7次,下发《风险预警》35期。认真排查处置风险,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专项整治攻坚月活动,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和具体问题实行台账落实、工作提醒、限时办结、挂牌销号,将问题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当地。健全风险稳评程序,始终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作决策、上项目、搞改革的刚性程序和前置条件,实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凝聚共创合力,筑牢创稳“主阵地”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规范网格服务管理,全县划分481个管理网格,采取“集中+分片、线上+线下”等办法,开展网格员岗前培训、素质能力提升活动4次。制发了《网格员工作手册》,落实“随走访、随记录、周汇总、月调阅”和“1+1+2”(一名网格员、每天一巡查,每天至少走访2小时)工作制度,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坚持“三治”融合,统筹推进“法律十进”、“民警进万家”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及时启动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组织在校学生参观未成年人教育基地,探索通过教育、干预、惩治、保障等措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组建成立“雄飞调解室”,探索“树下说事”“窑洞法庭”等枫桥式基层治理模式,强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今年各类信访事项同比下降32%,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抓紧抓实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65%,破案率同比提高12%,群众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得到“双提升”。


营造浓厚氛围,唱响创稳“主旋律”


灵活用好“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宣传大格局、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影响力。开辟宣传专栏,在“镇原政法”微信公众号开辟“平安建设”“主动创稳”“铸忠诚警魂”“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高层声音”“法治微课堂”等专栏6个,并组织开展了“平安建设”“致敬政法‘她’力量”等专题宣传,跟进报道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主动创稳”行动的动态、成效、经验和做法,累计刊发机关原创信息48篇,刊发各单位报送信息110篇,上报“主动创稳”行动工作信息24期,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提升素质能力,3月份组织举办全县政法新媒体宣传工作培训班,邀请市委政法委宣教科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辅导,各乡镇、政法各单位100余名人员参加培训。制作宣传载体,制作“党建+政法”宣传版面10面,发放《致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8000份、宣传挂图20000张,基层政法单位都设置了宣传版面和学习阵地,专项行动工作氛围明显增强,群众主动创稳的知晓率、参与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