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镇原县综治中心调解员的倾力斡旋下,一起十余年的借款纠纷得到和解。2013年5月,杨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唐某借款1万元。借款到期后,杨某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甚至更换电话号码失联。面对“人难找、钱难讨”的困境,唐某诉至镇原县人民法院,案件对接至县综治中心调解。调解员几经周折寻到杨某父亲,以真诚沟通打消顾虑,最终联系上“隐身”的杨某。面对杨某的推诿,调解员巧妙运用“法律释明+诚信劝导”双剑合璧,成功说服其主动还清了欠款。当微信转账提示音响起,唐某紧紧握住调解员的手,激动不已——这一幕,正是镇原县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承诺的生动写照!
一窗受理,一站解纷,打造“综合体”
“一个中心”如何调动各方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将治理效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镇原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有关规定和中央关于县综治中心建设“五有”目标、“五个方面”规范化建设要求,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理念,立足实际,精心规划,统筹现有办公用房,采取阵地资源共享、场所整合共用的方式,于6月底完成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枢改造提升,实现了中心阵地功能“从小到强大”、运行机制“从散到聚”、服务效能“从弱到强”的转变。县综治中心毗邻县城东广场,临街设置、交通便利,与县政务服务中心百米之遥,总面积1580平方米,设置“3区25室”。
步入宽敞明亮的群众服务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导服台,设有等候、办事、休息等区域,通过前台一站受理、后台集中办理,将信访、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心理服务、诉讼(立案)、检察服务等功能高度集成。群众无论带着何种烦忧而来,都能在这里获得“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多元化解区设有7个各具特色的调解室,精准覆盖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多元场景,确保各类矛盾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解铃人”。
部门联动,多元共治,绘就“同心圆”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镇原县综治中心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资源整合力。通过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18家单位46余名工作人员在此常驻或轮驻,形成了条块结合、纵横贯通的高效治理格局。各部门职责明确,协同作战:法院驻点诉讼(立案)服务、速裁快审,检察院提供法律监督支持,县司法局办理公证、法援业务……不仅如此,中心还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全国敬业奉献好人夏小龙入驻,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调解;同时,积极引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法律咨询志愿服务队、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等专业社会组织力量16人,让“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共同织就多元共治的“同心圆”。2025年,心理咨询师团队运用“情绪安抚—认知调整—关系修复”三步法,成功干预80余起家庭危机,累计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50余件,成功率92.6%,彰显了“法理情”融合的温度。
机制护航,源头化解,织密“防控网”
高效运转离不开健全的机制保障。县综治中心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运行流程,所有矛盾纠纷严格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路线图”在法治轨道上化解。同时,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高效的接诉即办、灵活的多元解纷机制环环相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格员首调、村委会劝调、乡镇综治中心联调、乡镇党委政府统调的“四级调解”模式和“235”分级调解机制,实现“一般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在村组乡镇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在县域化解”。这套机制如同精密的过滤网,推动矛盾纠纷逐级限时化解,有效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基层,为全县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平安基石。
信息助力,空间延伸,绘出“新图景”
科技为基层治理插上智慧翅膀。县综治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成功接入政法平安甘肃、法院数据系统等专网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业务协同。远程视频调解设备的引入,更是打破了地域壁垒,让身处异地的当事人也能便捷参与调解,“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服务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县文化广场的“亭下调解”、民主法治文化长廊的“和合廊”、“雄飞调解室”、“人大代表说事室”、“好人说事室”……这些浸润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特色调解品牌,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情感共鸣更易促成矛盾冰释。通过对信息平台录入数据的分析研判,以及重点人员赋分预警、分级管控等在线预警督办99次,下发督办交办函57次。
近几年来,镇原县依托高效运行的“一站式”综治平台,成功啃下了一批长期积累的“骨头案”,拔掉了一批久拖不决的“钉子案”,让众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一扇门”内得到妥善解决,治理效能显著转化为民生获得感。2025年以来,全县各级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矛盾纠纷3350件,化解率90.59%,矛盾化解效率显著提升,吸附群众能力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持续增强,曾经需要“多头跑、反复跑”的难题,如今在“终点站”内找到了高效出口。
镇原县综治中心的升级蝶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它成功实现了矛盾化解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化解”的深刻转变。
“一扇门内,汇聚的是解决难题的力量;最多跑一地,承载的是执政为民的承诺。我们将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力量,强化科技支撑,把镇原县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群众信赖的“解忧站”、权益保障的“避风港”,持续为镇原县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能,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和谐。”镇原县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