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域治理

化解交易矛盾 护航企业发展

来源:正宁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5-19
字号:A A    颜色:

2024年10月,某公司(乙方)与一家小型配件供应商(甲方)因一批手机买卖合同产生纠纷,网上立案诉至法院。甲方是一家专注手机供货的企业,乙方则长期在我县售卖手机的专卖店。2023年初,双方签订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供应50万元的手机,交货时间为2023年6月底,产品需符合行业质量标准。

合同签订后,甲方依约支付了30%的预付款15万元。然而,6月底乙方交货时,甲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约10%的手机为翻新手机。甲方立即要求乙方停止供货,并对已交付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退换,同时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延误生产导致的订单损失共计80万元。乙方则坚称产品出厂前均经过严格检测,符合行业标准,拒绝承担违约责任,只同意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更换。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不断升级,甲方最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退还预付款1万元,赔偿损失80万元,并解除合同。

为明确责任,调解员邀请第三方专业质检机构对争议手机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手机确为翻新手机。依据检测结果,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员向乙方阐明,其交付的产品不符合合同约定,已构成违约,需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也向甲方说明,考虑到乙方的实际经营状况,建议适当降低赔偿金额,给予乙方继续合作的机会,避免因诉讼导致双方利益受损。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乙方退还甲方预付款15万元,并赔偿甲方损失30万元;甲方放弃解除合同的诉求,双方继续履行剩余合同内容。

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成功调解,具有显著的典型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入专业质检机构明确责任,保障了甲方的合法权益,避免了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经营损失;另一方面,考虑到乙方的实际困难,促成双方继续合作,既帮助乙方渡过难关,也保障了甲方的供应链稳定,实现了双赢。此外,该案例还为企业在签订和履行买卖合同过程中如何明确质量标准、约定违约责任提供了借鉴,体现了诉前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