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主动创安创稳 绘就平安合水图景
合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赵立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是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前提。2024年以来,合水县锚定更高水平平安合水建设,不断探索推进以主动创稳提质增效助推平安幸福合水建设路径,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安定、护航了经济发展、守护了万家灯火,以“创稳底色”提升了群众“幸福成色”,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深化主动创稳机制创建
把主动创稳作为平安合水建设的总抓手,聚焦主动创稳提质增效主线,谋划提出了120多项具体措施,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擘画了平安幸福合水建设“新蓝图”。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实施办法》,围绕县委主责、政府主抓、政法主战、部门主建、乡镇主防创稳责任体系,12次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研判会,16次督促检查创稳重点工作,不断加强创稳工作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推动全县各级同题共答,汇聚起“大平安”建设磅礴力量。全面推行乡镇创稳指南,以“五个有力”“十个不发生”正负面清单为导向,加强了乡镇党委对平安工作统筹,乡镇政法委员对同级政法单位、乡村平安建设力量统筹,健全了调度、研判、考核制度,牢牢掌握平安建设主动权。
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民心所向,即“剑锋”所指。重拳打击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和“民生小案”,破获刑事案件138件,查处治安案件195起,29起七类严重刑事犯罪全部侦破。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1.67%、31.18%。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部署开展了“云剑”“拔钉”“断卡”等专项行动,打处235人,挽损265.49万元。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和警力警务优化布局,新建视频监控245个,智慧安防小区65个,联网28个行业49类996万条数据,健全“1、3、5”分钟快速响应,武警、公安联合巡逻,中小学校“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在城区补充4个警务室,推动治安防控从平面向立体、从分散向系统升级。围绕道路交通、危化物品、寄递物流、散装汽油、石油燃气等重点领域,组织巡查67次,整治安全隐患300多处,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86万件,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厚植了基层治理根基。按照“面向群众、临街选址、实战运行”思路,整体迁建县综治中心,建成内设19个功能室新阵地,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信访局等7个单位17名人员常驻,“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化解事案件859件、警情类矛盾纠纷500件、信访类矛盾纠纷20件,平安合水更加可观可感。扎实推动全域网格化建设,动态调整、科学设置113个网格,113名专兼职网格员、公益性岗位,179民辅警、司法干警下沉网格,创新推行“幸福来敲门”“六微工作法”“3366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等治理实践,“小网格”发挥了“大能量”,撑起了“大平安”。多管齐下推动命案防范治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两类人员”严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化解突出婚姻情感纠纷8起,筛查新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人,救治55人,分类矫治问题未成年人64名,命案保持零发生,未成年人发案和人数同比下降38%、63.6%。
主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保障作用,主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稳”的根基,提升“安”的质效。积极协调解决陇电入鲁,西合、太华一级公路、莲花寺水库引水等重大建设项目,国投投资项目、市县列重点项目矛盾问题,开展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32个,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下大力气攻坚经济金融、房地产、医疗教育等方面现实矛盾12个,完成金城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全力推动平安油区建设,查处涉油案件21起,整治安全隐患30多处,确保油区平稳安定。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击金融、非法集资、财税等领域违法犯罪14起,办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23件,“三官一律”联系帮扶企业81家,开展法治护航、体检16场次,用司法惠企“硬”措施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合水实践中,合水县将坚持更好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履行护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政治责任,努力聚焦创稳主线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合水建设,让平安基础更实,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