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她用细腻的情感刻画公安作品;女警铿锵,她用坚守与付出讲好警察故事;她不是记者也不是基层民警,她是庆城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潘有凤。2015年参加公安工作,曾多年获得县团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公安局“先进工作者”,2024年度获市委政法委“优秀撰稿人”荣誉称号,作品多见于新华社、《人民公安报》、《甘肃公安》、《陇警文艺》等杂志。
只有走出去才有好素材
“在平凡的岗位也要有不平凡的追求。”这是潘有凤一直怀揣的信念,更是她真实的工作写照。为更好地挖掘警营新闻宣传线索,写好通讯报道稿件,她围绕公安中心工作、队伍建设攻坚、便民惠民服务、感人警民故事、先进人物事迹等主题,经常深入一线,通过实地调查、紧密联系一线民警辅警,挖掘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素材。在疫情防控一线、高温雨雪天气、基层巡查走访、抗洪抢险、集中行动等现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以镜为窗、以笔为枪,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撰写了展示公安工作举措和平安建设成果的优秀稿件,形成了正面宣传效应,增进了警民关系。
“只有走出去、去现场,才有好素材”,这是她最爱说的一句话。仅2024年,潘有凤参与制作短视频20余条,撰写稿件140余篇,精心创作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系列集图文、短视频、海报为一体的有温度、深度、维度的宣传作品,先后被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甘肃法制报、视听甘肃、新甘肃等省级媒体采用,策划拍摄的反诈宣传短视频“无论何种网赌,都别碰”“防范电信诈骗指南之出行篇”“小心,‘校园贷’的骗局再度来袭”“警惕网恋‘杀猪盘’”等视频在全网阅读量累计突破100W+,点赞量达10W+。
甘为幕后只为坚守初心
要提高作品质量,较强的文字能力与反复修改的耐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网络媒体影响力日渐增强的今天,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才能实现宣传的最佳效果。公安典型人物平凡而普通,但他们身上有面对挫折锲而不舍,有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有面对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如何将他们形象写出“有血有肉”,只有带着感情,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发掘出这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潘有凤积极加强与新闻记者沟通,学习借鉴挖掘典型人物的不平凡,先后制作推出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最美基层民警等优秀通讯稿件、视频。看着银幕前的战友的“高光时刻”,她总是淡然一笑:我就是那个幕后推手。
同时,作为公安文联、工青妇业务骨干,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有品位、有特色、有影响的文艺活动,在展现庆阳红色革命、青年民辅警、爱心妈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紧扣春节、110警察节、劳动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创作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系列集图文、短视频、海报为一体的有温度、深度、维度的公安文化作品。
严谨的态度才有新闻的准确性
在新闻写作中,她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紧盯庆城公安特色亮点、胸怀高质量发展大局、着眼公安中心工作,找准宣传切入点和着力点,将新华社、《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甘肃公安等媒体作为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加大对外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捕捉、采集、整理、报送、审核新闻宣传稿件,确保庆城公安宣传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她还分析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的不同点,及时调整宣传计划,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得到快速、准确的报道。她负责的对外宣传工作亮点纷呈,在讲好庆城公安新故事、展示庆城公安新形象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起“警营记录者”,她更像是一名“战士”,奔波于道、奋战于野,用笔杆和键盘记录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瞬间,把时间碎片变成有温度、有力量的视觉语言,在纸墨香里生动展现基层民警、辅警的感人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切实履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职责使命,专注发好庆城公安“好声音”,讲好新时代警察“好故事”,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总有一枚徽章守望安宁,总有一种微笑温暖人心,总有一份执着坚定前行。“不负韶华,无悔青春”,潘有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她用10年的坚守表达着她对警察事业的热爱。她扛起相机,踏上征程,砥砺奋进,用自己的青春为警徽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