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聚焦甘肃主动创稳!

来源:《长安》杂志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4-05-09
字号:A A    颜色:

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2024年第3期刊登了《甘肃省临泽县综治中心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庆阳市警调对接推动命案防范治理》《甘肃省永登县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3篇文章,聚焦甘肃主动创稳,反映我省基层创稳实践。特此集中转发。

原文内容如下

甘肃省临泽县综治中心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甘肃省临泽县突出“实体、实战、实用、实效”要求,打造集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智能化社会治理中心为一体的综治中心,探索具有临泽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平安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自2005年以来,连续四届获全国平安建设表彰奖励,2021年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第二次捧得“长安杯”。

建实体,打造协调联动综合体。协调组织、编制、财政等部门定编制、定职能、定岗位,推动县、镇、村(社区)综治中心100%实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明确防控体系创安、平安细胞创建、治理机制创新、法治环境创优等工作职责,建立首问负责、工作例会、协作配合、请示报告等10项制度,实行日常考核、实地考评、清单考量“三考”融合模式,形成全周期跟踪督办问效工作流程,着力解决综治中心“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激发各方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便民服务”工作体系,通过定人、定格、定责,建立以党建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全要素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拓展网格功能,细化网格职责,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坚持关口前移,以小切口撬动工作理念大转变,探索建立民生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处置工作机制,主动感知民生信息,主动发现、交办、转办问题,推动民生问题办理诉求渠道更畅达、回应问题更直接、解决困难更彻底,使基层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的实战平台。

重实用,构建纠纷化解终点站。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体系,推出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前中后三端管理、推行五员五步五级调解考评的“一核三端五调”闭环管理模式,落实“四分流一中心”及三调联动、司法确认、个案补贴等制度,广泛推广“七法四必访”、民主说事会等调解方式,整合社会治理资源、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五纵十横”大调解工作体系,评选挂牌党员中心户877个、综治(法治)中心户4776户,选聘人民调解员1074名、便民服务代办员76名,促使矛盾纠纷调成率保持在99%以上,70%以上民商事案件实现诉前调解结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抓实战,建强治理调度指挥所。临泽县综治中心主动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建设智能化社会治理中心,整合各类平台资源,接入数字政府、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指挥平台、社会治安智能化管理系统,打造集数字政府、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会议会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运用智能化手段,对收集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会商、研判,精准预测预警安全隐患事项,推送有关职能部门及时预防处置,实现社会治理由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单一管理向综合治理的转变。

求实效,筑牢平安建设桥头堡。建成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组建以四支队伍为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心理服务团队,健全以“八项机制”为内 容的全程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各个辖区开展心理服务和心理疏导,同时,心理服务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活动中,初步形成以县级中心为龙头,联系机关企事业单位,辐射乡镇、村(社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心理服务格局,全方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疏导、心理危机干预,构建起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筑牢社会心理防线,全面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庆阳市警调对接推动命案防范治理

甘肃省庆阳市探索建立警调对接工作法,全面落实命案防范治理,有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创建“五联”机制,提升矛盾调解质效。

信息“联享”,健全“线上+线下”信息对接共享机制,共享 110警情、群众上门报案信息中的矛盾纠纷信息,研判分析辖区内平安形势。

矛盾“联调”,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移交+联调”机制,公安机关在接处警、执法办案、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感情纠葛等各类警情和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对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调处化解。

社矫“联管”,政法综治、公安、司法联合开展重点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帮扶、动态服务管理。

命案“联控”,常态化、滚动式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级预警督办,定期跟踪回访。

法治“联宣”,党委政法委(政法委员)统筹“三官一律一员”(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调解员)深入网格,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益。组织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意识。

突出“三层”过滤,消减命案诱发燃点。

前置排查风险,综治中心与公安机关联动开展信息搜集、动态监测、定期调度、风险研判、指令核查,对发现和存在引发极端案事件的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处置,全力扑灭命案导火索、触发点。配备网格员、一村一辅警,及时排查上报重大矛盾纠纷。

闭环管理矛盾,综治中心将警调对接、网格员上报、集中排查等渠道受理登记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后,按照统一受理、精准交办、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模式调处化解。

深入挖掘线索,公安机关坚持逐案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会同综治中心进行前端处置、中端控制、末端化解。依托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测,发现风险线索第一时间落地核查、跟进化解。

加强“三重”管理,织牢全域防控网络。

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重点监管危险物品售卖、流通、使用等环节。严管销售网点,严查非法销售危险物品行为;严控寄递物流渠道,及时研判预警和事前处置;严格实名登记,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严防危险物品流入社会、危害安全。

甘肃省永登县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水平

永登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提升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水平为抓手,强化基层治理,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天调度掌握经济发展和平安建设两个报表。县委书记、县长抓县综治中心选址和规划建设,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主动创稳、平安建设工作。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成立“大综治”工作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半月一调度,县委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一周一调度,统筹推进基层大治理。推行县综治中心“四长”值班制,公检法司“四长”轮流在综治中心值班指导、参与调解,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着力夯实阵地基础。按照一站式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平台需求,高标准建成县综治中心,规范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诉调对接室等功能室。同步推动15个乡镇综治中心改造升级,整合信访接待、司法行政等部门进驻全部达到规范化要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按编制数满额配备至县乡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群众大厅服务窗口分别由公、检、法、司及信访、人社、住建、民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常驻。组建物业管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8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随叫随驻力量70名。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会商研判等制度机制,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日调度、周分析、月研判、季考评”等制度,探索推进中心有机整合,推动平台联通联动,积极构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智能治理新格局。

全力消除矛盾风险。乡、村综治中心指导网格员聚焦小矛盾、小隐患,坚持每天入户走访排查,县、乡综治中心从各渠道汇聚矛盾纠纷信息,统调度,及时化解。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与法院(法庭)、公安局(派出所)、信访部门建立常态化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成立协调对接议事机构,实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平安联创。线上依托“陇情e通”“小兰帮办”等渠道,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线下推广龙泉村“周四说事”、华山村“1543”自治体系等做法,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努力做到零距离、心贴心服务。依托综治中心建成县、乡、村三级心理咨询室,吸纳全县教育、卫生系统心理咨询师入驻,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服务,有效预防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事件。着力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快接快办 110”工作机制,主动收集各方面、各渠道欠薪线索,集中受理、分类办理、攻坚化解、限期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