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庆阳长安网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5-14
本网讯(通讯员 王小娟)“现在宣布,对被告人闫某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罚款六千元。”这是2月24日庆阳市正宁县法院数字法庭内一次庄严的宣判,案件由该县法院院长徐国渊亲任审判长。
这只是正宁县法院院长办案的一个小缩影。近年来,正宁县法院积极响应庆阳市中院的号召,将院庭长办案作为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让院领导重拾法槌,从 “纸上看案”到穿上法袍当审判长亲自办案;从埋头于行政事务性管理工作到专注于以审判业务为中心进行业务钻研。院领导带头办案的新风尚,不仅实现了院庭长法官角色回归,强化了司法能力,更凸显了法官的主体地位,给法官们树立了好榜样,有效缓解了一线法官压力,促进审判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去年以来,正宁县法院院长办案75件,庭长办案150余件,占全院案件总数的16%。
率先垂范 一把手院长带头办案
徐国渊审理的这起案件,贩毒人数多达十八人,且有3名被告为未成年人,这就加大了办案法官的压力,如何在庭审过程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及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开庭前,徐国渊翻阅了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疏导方面的书籍,并和院内常做未成年人罪犯思想工作的曹红霞作了深刻的交流,在大量的准备工作就绪后,他以娴熟的审判技巧驾驭整个庭审活动,有条不紊地举证质证,深入浅出地疏导教育,庭审过程层次分明、规范高效、张弛有度,心理疏导循循善诱,既有事例又有法律教育,受到旁听群众和家属的一致称赞。
“院领导办案不能走形式,要主动多办疑难复杂案件、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案件和新兴类型案件,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心理压力。通过主持庭审,多方面展示院领导的办案能力,树立法院公平公正的司法形象,更要为青年法官做榜样、树标杆。”提起院领导办案,徐国渊的话语掷地有声。
各种会议多、行政事务多、工作协调多,这是过去法院领导的基本工作写照。领导当久了,脱离审判一线越远了,审判业务更加生疏了。对此,徐国渊则认为,绝大多数院领导都是从审判一线走过来的,本来就是审判业务的尖子,推进院领导办案实现“法官”这一角色的回归非常有必要。作为正宁县法院的“大班长”,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以来,徐国渊独任审判员办理案件15件,参与审理案件达到了27件,是院领导里办案数最多的一位。在他办理的案件中,包含了民、刑两大类的疑难案件,且其中有12件案件都是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他还召集旁听人员对自己庭审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并指出不足,以更快地提升自己。
“作为一名法院领导,除了搞好各种行政事务,更多的是能够要以法官的身份,通过自身行为规范庭审行为,及时裁决,提高办案效率,同时要给年轻法官树立一种办案认真、裁判果断、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徐国渊一直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精雕细琢 争办复杂疑难案件
2014年11月12日,正宁县法院副院长王兆辉担任审判长审理的一起强奸案,同样是一件涉及未成年人教育且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件。在读高三学生张某将一名在读初二14岁女孩前后诱骗强奸5次,事发后张某拒不承认,其父母对此置若罔闻,案件的审理及当事人的教育只能是法官的“独角戏”。为此,王兆辉多次深入当事人家中和其父母沟通、交流,并给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分析孩子犯罪的根本原因,引导他们多和孩子交流,并要教育其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勇于担责。就这样,开庭过程中,一向不善言谈的张某流泪说出了自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时间他就逃学和社会上的闲杂人去看不良影片,致使他犯下了难以弥补的错误。他当庭认错,对女孩及其家长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并表示要好好改造,以后绝不再犯。一次神圣的庭审在当事人及家属深深的忏悔中结束了……
庭审结束后,张某的父母流着泪对王兆辉说:“你今天不光是审了一个案子,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孩子有今天都是我们的错啊!”
“留守孩子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正宁县法院院庭长办理的案件中,很多都是复杂疑难案件、新兴类型案件等,院庭长们仔细调查、耐心教育,一件件疑难案件迎刃而解,一个个心里疙瘩悄然而失。
带头公开 庭审晒在阳光下
2014年10月17日,庆阳市10名法院院长同时坐堂问案,并同步进行互联网直播。
“这不仅是示范性的庭审,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开。”看到这一幕的王律师如是说。正宁县法院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司法公开,尤其院领导办案更不例外。
2015年3月19日,正宁县法院数字化法庭内座无虚席,随着一声庄严的法槌声,该县法院副院长党海贤担任审判长审理的一起危险驾驶案如期开庭,这是党海贤今年以来参与审理的第3起案件。
旁听席上,除应邀的2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8名学生外,还有多名群众前来参与,该案的审理同步在互联网进行了庭审直播。
法院规定,凡是院庭长开庭审理案件应主动邀请外界人员参与旁听,并进行庭审直播,要将庭审的整个活动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网民的监督。
“要求院里法官办公办案数字化、公开化,领导们更要如此,在公开中接受监督,规范庭审,提高自身驾驭能力,进而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参与旁听的民二庭书记员如是说。
强力推进 定制度严考评显成效
今年年初,正宁县法院召开三次党组扩大会,讨论制定了《院领导办案制度》,其中院长担任审判长参加合议庭办理案件每月不少于1件,副院长及有审判资格的其他院领导参加合议庭办理案件每月不少于2件。这是该制度中的一项硬指标。对院长、庭长审理案件数量以及所在合议庭办案总数、人均结案数量、直接定案比例等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每季度进行通报。同时将院庭长所办的案件纳入案件质量评查范围,按照相关规定实行错案责任追究。
这一系列规定,不仅让院庭长办案有了制度保障,缓解了一线法官的办案压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人人以审判为中心”的氛围,激发了办案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审判资格而工作在综合管理部门的领导也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承办一些案件。审管办主任赵会娥2014年以来共办理案件14件,参与审理案件25件,办公室主任共参与办理案件20件,在全院反响良好。
没有审判资格的院领导和综合部门的其他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也积极地为有审判资格的领导分担行政事务。2014年以来,法院办公室、政工科等综合部门,不仅将业务庭室的多项行政事务予以承担,并尽可能凡事坚持上门服务,不搞电话催报各类报表数据等。
上审委会研究讨论的案件数量大幅减少,这是院领导参加办案带来的显著变化。由于大多数疑难案件是由院领导承办或参与审理,许多案件都在合议庭便作出结论,节约了审委会委员的时间,为他们更好地钻研业务提供了空间。
“徐国渊院长亲自写的论文《易被忽视的命案物证背后》被《庆阳审判》刊登了!”这是该县法院自院领导办案以来的又一显著变化。法院要求领导率先垂范办好案,并及时积累相关办案经验,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撰写有质量的调研论文。徐国渊在办理多起刑事案件时积累而成的一篇有关命案物证的论文成功发表,成为法院干警学习的楷模。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正宁县法院上下齐办案,人人争办案已蔚然成风。(庆阳市正宁县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