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彭雪瑶)庆阳市正宁县牢固树立“抓信访就是抓稳定,抓信访就是抓民生”的思想,围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总体目标,创新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3年,共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529件2305人(次),同比上升6.4%和144.2%。办结上级交办信访案件23件,化解历年积案11件。
一是建立信访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县每月、乡镇和部门每旬、村(社区)每周、村民小组每日的常态排查和重大活动、节假日的非常态排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登记建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
二是建立领导干部接待日机制。实行县级领导轮流接待日制度,方便群众来访,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的原则,由接访领导对受理的案件进行督办,直至问题解决为止。去年,县委书记、县长接待群众来访40次98件,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突出信访问题。
三是建立信访信息预警处置机制。按照“公开、便民”的原则,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上下贯通的县、乡、村、组四级信访网络,在乡镇和村组选聘1至2名信访信息联络员和信息员,加强信息报送,切实发挥联络员“哨兵”作用,做到随发现、随上报、随处置,切实提高信访预警处置能力。
四是建立信访案件包案稳控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处理难度较大、社会关注度高的信访问题,实行“四定”、“四包”责任制,即定包案领导、定任务、定承办人、定办结时限,包调查、包处理、包思想疏导教育、包息诉罢访。
五是健全畅通渠道利民便民诉求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通过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站)设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场所、开通信访接待电话、电子邮箱、干部下访、陪访、导访等多种形式,为方便群众利益诉求创造便利条件,使基层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帮”,确保了“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从而使大量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就地解决。
六是健全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建设等实施都必须坚持“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实施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提出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并制定相应预案,坚决杜绝由此引发新的信访稳定问题。
七是建立信访案件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对快要到期的信访案件逐一进行梳理登记,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等形式,督促责任单位按期办结、及时上报,并将督查情况记录在案。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或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信访案件,通过及时召开案件协调会,采取多个部门联合会办、督办的方式,加强办案质量和办理力度,使群众反映的重点信访问题切实得以解决。
八是建立健全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信访联席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上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和并对当月信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通报当前信访工作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协调处理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为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多作贡献。(庆阳市正宁县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