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从企业家到瘾君子 从吸毒者到醒悟者

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6-29
字号:A A    颜色:
吸毒者、高墙、铁丝网……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戒毒所是个神秘的地方。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为了进一步了解戒毒者的吸毒、戒毒心路历程,记者走进庆阳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获准面对面采访了毒龄21年、正接受强戒隔离戒毒治疗的戒毒者孙强(化名)。
 
今年44岁的戒毒人员孙强是兰州人,他有着非常聪明的经商头脑。上世纪90年代起,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事业如日中天,风生水起,有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家庭幸福和睦,“年轻有为”的他一度成为亲朋好友羡慕的焦点。
 
随着收入的增多,孙强和朋友们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1994年的一天,他与朋友前往娱乐场所消费,“当时在场的朋友很多,有人拿来毒品招待大家,让我吸几口。”孙强说,当时自己出于好奇,在酒精的作用下没有拒绝,忍不住吸了几口。随后,经过朋友的几次邀约,孙强对毒品上了瘾,迷恋上了毒品给身体带来的飘然快感与精神上的亢奋。
 
“身体犯困,体重快速减轻,浑身难受,说不上疼还是痒,本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越扛越难受。”孙强告诉记者,一次,他前往广州开会谈生意时,不料毒瘾突然发作,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谎称自己得了胃病。
 
从最初的几天一次到每天三、四次,再发展到每天定时吸,早晨一起床、中午吃饭时、晚上睡觉前。孙强每天的注意力都围着毒品打转,他时时刻刻害怕吸毒时被别人发现,担心一旦毒品接续不上该怎么办。“我吸毒最严重时,上吐下泻,一连好几周吃不下饭,体重只有80斤。”孙强说。
 
孙强原本以为,只要自己隐藏得好,又能及时找到毒品而不使身体犯瘾,生活就不会受影响。吸毒上瘾后的很长时间里,他荒废了公司业务,疏于公司管理。他将家中大量资金用于购买毒品,而非企业周转上。每次毒瘾发作,他总会寻找各种借口独自躲在暗处吸毒。为了筹集毒资,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卖掉1套房子和两台汽车,这些家庭财产折合人民币共约100万元。
 
1999年的一天,孙强在朋友家中参加聚会时,因为聚众吸毒,遭人举报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强制隔离戒毒半年。“那次被抓时,我辛苦隐瞒了4年的秘密终于被妻子和老妈发现了,我觉得无地自容。那时,我儿子才3岁,当时他目睹了警察抓我的整个过程。作为父亲,我感到很惭愧,我对不起我儿子。因为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们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一直都很微妙,他对我总是很疏远。”孙强说。
 
戒毒难,回归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孙强也曾告诫自己,一定要悬崖勒马,早点恢复正常状态。“虽然当时身体上已经没有毒瘾了,但还是没能摆脱心瘾。每当静下心来,一想到那种吸毒后浑身轻松的感觉,我就什么都顾不得了。”短短半年的戒毒治疗并没有让孙强脆弱的内心恢复坚强,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复吸了,这一吸,又是14年!
 
这14年里,孙强在吸毒、戒毒、复吸中循环度过。虽然家人对他有责怪,朋友们也对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妻子一直对他不离不弃,鼓励他、帮助他。“这么多年了,好几次我们决定了要离婚,但到了民政局门口,她还是不愿意放弃我。她带着我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医,就是为了能早日戒断毒瘾。”
 
谈到现在为何又一次身处戒毒所时,孙强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来庆阳谈生意期间与朋友聚众吸毒时,再次遭人举报后被抓。在戒毒所的这9个月里,他每天过着规律的生活,戒毒所让他从起初的叛逆、抗拒,重新回到了正常人生活的轨道上来。在这里,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午进行生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下午进行禁毒法律知识学习,晚上收看电视节目,避免与外界脱节。除了戒毒治疗外,戒毒所还安排了各种文娱活动,让戒毒人员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一直处于“潜心思过”状态。
 
采访结束时,孙强悔恨地告诉记者:“如果我不吸毒,凭借20多年前丰厚的家底跟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完全可能过得衣食无忧。但如今,吸毒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提起儿子,他紧锁着眉头。他告诉记者,进戒毒所已经9个月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悉数在戒毒所里度过的元旦、春节、劳动节、端午节,他很想念儿子,好几次,他拿起电话按下了号码,但又马上挂断,因为他没有勇气给儿子打电话,他不知道电话拨通后的应该如何向儿子解释自己这个几个月的去向。每到戒毒所规定的亲情电话时间,孙强总是把电话打给妻子,妻子也总在电话里说:“妈跟儿子,还有公司一切都好,你好好治病,早点回来,我们在家等你。”
 
再过两个月,孙强的强制隔离戒毒时间就要结束了。他告诉记者,对于家人有过的伤害是他再也无法弥补的,他希望自己能早日戒毒成功,重新再来一次,为自己做身体和心灵的救赎,为母亲、妻子和儿子做一些补偿。(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