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6-25
阳光警务保平安
——宁县公安局强服务、惠民生工作侧记
百姓口碑大于天。近年来,庆阳市宁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精益求精”工作理念,在全市人口最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的严峻形势下,围绕窗口服务态度好、服务程序简、服务方式多、服务质量高的要求,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出实招,做实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创新理念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老庄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232户827人,目前在册登记的孤寡老人72名、留守儿童118名……”这是宁县金村乡老庄村驻村民警高超给记者展示的“村情日记”,也是宁县实行“一村一警”驻村工作机制以来的新气象。
目前,宁县全县人口54万余人,其中,85%以上集中在农村地区,一些群众住所偏僻,去派出所办一回事很困难。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局党委本着“居住远了,人心就远了”的警民关系现实,决定推行“一村一警”驻村工作机制。
据了解,根据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2014年3月以来,宁县公安局积极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实施治安管理、协查违法犯罪行为,将“一村一警”分为驻村、挂点两类,在全县257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中选派270名民警,要求驻村民警每周进村工作时间不少于3天,走访居民住户不少于5户。同时,对“一村一警”工作实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奖优罚劣,有效落实了“民警下去以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开展“一村一警”模式以来,宁县公安局共走访群众37000余户,向群众发放各类法律知识小册子20000多本、警民联系卡62000余张,登记各类外来流动人口1500多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8件,处理农村治安案件275起,逐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2015年上半年,驻村挂点民警深入村组收集犯罪线索42条,破获各类侵财案件129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民警经常到各村组走访,小偷小摸的人也怕了,我们村里今年也没有发生什么纠纷和案件。”武洛村委会主任吴文宁对“一村一警”感触颇深。
打击非法集资严惩犯罪不手软
“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打黄打非”等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宁县公安局的长期工作重点,2009年至2014年的5年时间里,县局共成功摧毁恶势力团伙8个,刑事立案4222起,破案3314起,其中破获命案21起;共受理治安行政案件8633起,查处8610起,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得到法律严惩。
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民间集资这一模式开始被狂热复制,从最初的亲戚带朋友,逐渐演变成全民集资浪潮,各种围绕着集资的骗局也伴随出现。
为增强群众对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鉴别和防范意识,宁县公安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向群众介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作案手段、特点和防范对策,增强了广大群众防假识骗的意识和能力,扩大了全县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的声势和社会影响。
“群众看公安,看的是破案”。2005年6月以来,陕西籍王某在明知自营砖厂亏损严重,自己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还以扩建砖厂资金短缺为借口,采取以支付高额利息为诱饵的方法,向宁县春荣乡群众进行非法集资。2014年3月,宁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指派经侦大队联合春荣派出所展开调查。办案民警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是一起非法集资案件。经查,王某在砖厂生产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群众开出砖票,以获得现金,先后诈骗106名群众现金161万余元后外逃。随即,办案民警将王某列为网上逃犯,动用一切措施对其进行抓捕,经过严密布控,2014年4月12日,宁县警方在西安铁路公安处民警的配合下,将王某成功抓获。
智慧警务助力公安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职业、资金等的综合流动使以往相对静止的社会构架产生了改变。这一改变直接影响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多变性。违法犯罪形式的流动性、复杂性、多元性特征已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极大挑战。在此新形势下,大量的查询、统计、协查等工作使公安部门原有的手工操作完全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针对民警年龄老化、学习信息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宁县公安局出台“不懂信息化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力,不会信息化操作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措施,先后组织5批次40余人外出学习公安信息化,同时在基层单位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制度,“手把手”传授信息化专业技能。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宁县公安局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全局民警警务信息化培训达到100%,为提升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信息化是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安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2012年以来,宁县公安局提出“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组织民警开展信息大采集活动,先后采集、核对各类信息120万余条,使事关民生的人口、公共场所、消防、交通等信息并入公安信息网,彻底告别了纸质公文,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各业务部门都建立了完整鲜活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实行了网上共享。
方向大于努力,警务信息化给公安工作带来深刻变革。目前,宁县公安局宁县公安部门共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省道国道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09个,实现重点部位、关键路段治安、交通管理无盲点、无死角;公安微博、微信、公安互联网、网上警务室如雨后春笋,民警和群众可以随时进行点对点交流、键对键评议、网对网走访。同时,还建成办案区20个,按规定配备摄像头、拾音器、高清录像机以及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开始推行网上办案强制入轨,坚决切断了网外办案的“体外循环”,严格落实了网上阅卷、审核、审批、考评制度,办案质量显著提高。(焦敏龙 杜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