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5-26
倾力打造庆阳公安工作“升级版”
——庆阳市公安局强警提质工作纪实
日前,甘肃省公安厅在对全省地州市公安机关2014年公安工作绩效考核中,庆阳市公安局荣获全省地州市公安工作绩效考核第二名,受到省厅通报表彰。
据悉,这已是庆阳市公安局连续第3年在全省公安工作考核中位居前三。近年来,庆阳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的总体目标,带领全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更是全市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治安积极分子辛勤工作的结果。抓打击,
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案件上升势头
荣誉既是对2014年庆阳市公安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公安干警的鞭策。2014年,针对全市社会治安管理形势,市公安机关按照市局党委的总体部署,在繁华地段和商业区坚持屯警街面、巡防结合的防控模式,严厉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压缩发案空间。“现在城区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民警的身影,感觉很安全。”这是去年以来记者从广大市民口中听到最多的热议话题。
同时,市公安局坚持以“命案必破、黑恶必除、逃犯必追、毒品必肃”为方向,先后组织开展了“打盗抢、整秩序、强服务、保民安”“打黑除恶”“百城禁毒会战”等一系列严打整治斗争。
据统计,去年,庆阳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77起,全市刑事发案与上年同比下降2.38%,破案总数同比上升19.93%。其中,破获杀人、绑架、放火、伤害、抢劫等“八类”主要案件498起,实现了命案全破的目标,共摧毁各类犯罪集团35个,追捕各类在逃犯1157名,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确保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抓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为市民保驾护航
社会治安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城市居民安全感的温度计。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经常发生偷盗抢劫、坑蒙拐骗,或经常发生打架斗殴、恶性伤人事件,不但群众没有安全感,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当前,如何保障社会治安稳定,是市公安局面临的一项必须应对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014年,全市公安机关先后部署开展了出租房屋清理整顿、“打四黑除四害”、缉枪治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扫黄打非等一系列治安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8049起,整治治安乱点和治安复杂区域56个,清理整顿非法经营旅店8家,捣毁“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56处,收缴流散民间土猎枪388支、炸药122公斤,关停涉黄涉赌KTV、宾馆、足浴、洗头房、茶楼和麻将馆等场所92家,有效净化了城乡社会环境。
在交通整治中,庆阳市交管部门针对全市交通管理的严峻形势,开展了“三超一疲劳”“护卫天使”、交通秩序百日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共查处酒驾案件634起。经过不断整治,2014年全市交通事故与上年同比下降3.88%,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0.93%、12.64%和3.63%。
在消防整治中,庆阳市公安局还组织消防部门积极开展了“清剿火患”行动,成功处置各类火灾事故94起,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集中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整治中,针对当前因城区改造、企业改制、土地流转、医患劳资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全市公安机关配合党委、政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5件,办结各类信访事项356件,实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性循环。
抓法制,以执法规范化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毋庸置疑,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而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因此,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公安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做法治建设的忠实执行者、自觉实践者和积极促进者。
2014年,是庆阳市公安局着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整体执法水平的一年。当前,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疗保险和城镇化建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急剧增多,加之群众不同程度上存在“仇富”“仇官”甚至是“仇警”意识,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时常将公安机关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这些问题,庆阳市公安局建立执法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抓执法就是抓业务、抓执法就是抓队伍、抓执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建立健全了《执法责任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11种工作制度,推行法治工作统一案件审核、法律文书、案件出入口、基础台账、执法档案的“五统一”,市局考核县局、县局考核办案单位、办案单位考核民警的执法质量“三级考评”和执法监督中横向延伸到每个执法办案单位、纵向延伸到每个执法环节的“两延伸”模式,有效建立了规范执法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全市公安机关以执法检查“回头看”活动为契机,对2013年以来办理的刑事、行政案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改各类执法问题9100余个,对158名民警进行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细化治安行政案件处罚裁量标准151项,进一步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在全市公安机关配备专职法制员62名、兼职法制员253名,解决了民警执法的随意性。
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目的是加强犯罪侦查活动的监督制约,防止刑讯逼供,规范侦查行为,确保依法文明办案。2014年,庆阳市公安局与各分局、县局机关建立办案中心11个,在派出所、交警队、看守所完成办案区全覆盖化,实现了对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执法安全事故和执法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抓队伍,以从严治警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
落实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高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在人,在队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就必须对这支队伍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队伍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以建立“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为总体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结合“战训合一、轮值轮训”等有利时机,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53期,培训民警4872人次,内容涉及政工、治安、刑侦、法制、禁毒、反恐等各个方面。
庆阳市公安局坚持面向实战的需要,组织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共计96次,全面提升了民警的整体素质和实战水平,向广大市民充分展示了民警“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坚决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了符合公安机关特点的监督机制和队伍管理教育惩防体系,聘请警风警纪特邀监督员122人,将民警队伍的监督管理不仅强化在8小时之内,而且延伸到8小时之外。
同时,针对全市公安队伍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庆阳市公安局先后开展了“警德、警风、警纪”等教育整顿活动,清退协警人员22名,清调不适应公安工作民警5人,给予党政纪处理的4人,有力地纯洁了公安队伍。(焦敏龙 杜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