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按照庆阳市公安局和县综治委的统一安排,庆城县公安局立足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了“科技+传统”立体化信息导巡、“集中+常态”全方位打防管控、“人眼+天眼”全时空监控管理的社会治安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科学巡防、智能研判、快速反应的大巡防体系,实现了指挥体系灵活链接,治安资源统一调度,突发事件快速处置。
“科技+传统”立体化信息导巡
通过密织四张防控网,形成了传统手段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信息互通、工作互动、力量互补的信息导巡模式。
一是视频监控网。庆城县公安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在城区、镇、乡村大力加强视频网络建设,使技防触角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搭建“智能化、立体化、全时空、实战化”的全天候天网,抢占科技制高点。目前,城区及各乡镇街道已建成社会治安公共视频监控点227处,其中城区76处,各乡镇104处,安装三级公路卡口4处。
二是社区防控网。依托社区和农村警务室,依靠物业保安、流动人口协管员、治保人员及治安积极分子等辅助力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步兵”不可替代作用。
三是网络虚拟网。通过加强网安部门的力量建设,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不断夯实虚拟社会综合管控能力,切实提高网上发现、控制和落地处置能力,逐步构建起网上网下联动配合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网。
四是内部单位防控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防范资源,督促建立起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力量为骨干的机构完善、制度健全、责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配比到位的单位内部治安防控体系,牢牢筑起了单位内网。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学校等重点场所部位共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280个,红外报警器363套。
“集中+常态”全方位打防管控
通过积极构建四道防控圈,形成了“集中+常态”的全方位打防管控工作模式。
第一道防控圈主要是在重点时期、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集中警力,加大对可疑人员、车辆、物品的盘查比对,扩大震慑效应。
第二道防控圈主要突出汽车站、人员密集的广场、商场及党政机关等重点区域,实行进攻性防范机制,采取便衣巡逻与着装巡逻、公开巡逻与伏击守候、专职巡防与专群结合等方式,必要时开展加强型、常态化武装巡逻,主动出击,主动盘查,力争抓获现行,减少街面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性事件。
第三道防控圈以分布在全县的13个社区、153个行政村为主体,依托基层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室,充分发掘和动员治保会、联防队、社会治安志愿者等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分工协作、各负其职的防范网络,做强巡防外圈。
第四道防控圈以居民小区每栋住宅楼为标准,实行楼长负责制,协助社区民警做好信息收集、巡逻防护等日常工作。
“人眼+天眼”全时空监控管理
依托全县治安卡口、城区和各乡镇安装的电子监控设备,在城区重点要害部位、楼群院落、人员密集场所大力推行电子巡更或“DQB”定位系统,在农村居民点和街道门面安装防控报警系统,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今年9月份,积极汇报县委政法委,争取资金15万,专门研发了系统软件,建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分控的大巡防体系拓扑网络,实现了全县巡防体系立体化管理。其次,严格落实巡区责任。根据辖区警情,交巡警大队及各派出所科学设置巡防区域、巡逻线路及巡更点,屯警一线、布警街面,确保点、线、面重点巡防不留死角,力求猫鼠同步。同时,采取视频监控及对讲机呼叫、实地督察等方式,检查巡防人员到岗到位情况,确保各项巡防措施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通过巡防体系,先后共盘查可疑人员183人次,可疑车辆67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名,其中逃犯1名。全县刑事案件、侵财性案件,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6%、7.2%,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白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