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7-06-21
最高人民法院6月20日首次发布的《人民法院禁毒工作白皮书》(2012-2017)显示,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是增长最快的案件类型之一,2012年至2016年5年间,该类案件在全部刑案中的比例从7.73%增至10.54%,增幅是全部刑案总体增幅的4.12倍。
据介绍,从审判工作情况看,毒品犯罪呈现四大特点:
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5年间,全国法院一审新收毒品犯罪案件54.1万件,审结53.5万件,判决生效犯罪分子54.3万人。一审结案数从2012年的7.6万件增至2016年的11.8万件,增幅为54.12%;生效判决人数从8.1万人增至11.6万人,增幅为43.09%。
毒品犯罪高发省份相对集中。毒品犯罪已突破以往主要分布于边境、沿海地区的地域性特征,遍及全国所有省份,但案件数量排名全国前十位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广东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近年来一直居全国首位。
源头性犯罪和末端毒品犯罪增长迅速。走私、制造毒品和制毒物品犯罪等源头性犯罪呈加剧之势。同时,受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膨胀影响,零包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末端毒品犯罪增长迅速。
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化。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包括冰毒和片剂)所占比例不断增长,在大部分地区已超过传统毒品海洛因成为最主要的涉案毒品。新类型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其中涉氯胺酮犯罪所占比例最大,涉甲卡西酮、芬太尼、恰特草等新类型毒品犯罪时有发生。
最高法刑五庭庭长叶晓颖说,面对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5年间,毒品犯罪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11.9万人,重刑率为21.91%。对具有武装掩护犯罪、暴力抗拒查缉、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以及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同时,最高法还公布了毒品犯罪及涉毒次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