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破诉求难题,守民生温度——镇原县综治中心成功解纷一起保证金拉锯战

来源:镇原县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号:A A    颜色:

2025年7月,镇原县城关镇居民郑某星攥着皱巴巴的食堂承包合同,指尖紧抠着“5万元保证金”那行字,额头汗珠直淌:“本想靠承包食堂增加收入,结果钱没赚到,连保证金都要不回来。”他没料到,这场僵持一年的纠纷,在镇原县综治中心仅短短两周便迎来转机,更真切感受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民生温度。而这里“真心服务、愿您满意”的服务理念,早已融入多处细节:中心设有三处温馨休息区,墙面点缀着镇原特色书法、剪纸、绘画作品,更让办事群众倍感亲切。

事情要从2023年8月说起,郑某星与某校签订学生食堂承包合同,当场缴纳5万元保证金。2024年9月,该校因教育布局调整拟撤并,学校负责人口头承诺:“合同中止,以22000元收购食堂设备,保证金和收购费最迟2024年10月底付清。”可这句承诺,却成了遥遥无期的等待,学校负责人从推诿到避而不见。郑某星无奈之下,听闻县综治中心可以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便找来后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在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导服人员正在耐心倾听、登记后告知:“郑师傅,您先别着急,目前中心设有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25个功能室,能提供信访事项受理、矛盾纠纷调处、心理服务、公证仲裁、法律服务、诉讼立案等多元服务,您放心。”案件随即便转到了综合调解二室,调解员第一时间给学校负责人打了电话,初步沟通发现,案件核心是“钱”,实则双方各有难处,当即决定采取中心“情+理+法”工作法开展调解。

1.jpg

7月中旬调解现场,郑某星刚坐下就掏出收据,声音发颤:“学校得尽快给我钱!”学校委托代理人马某却皱着眉:“实在没钱,不行你把设备拉走抵账。”眼看两人要吵起来,调解员立即安抚双方情绪,同时启动“调解+司法”部门联动机制,当天轮驻律师常某立刻介入。常律师翻开《民法典》,指着相关条款解释:“口头中止合同未约定违约金,郑师傅这2800元主张无依据。”听到常律师的解读,郑师傅的态度渐渐软化。但马某提出分两期付款,又遭郑师傅拒绝。

2.jpg

调解员见状,随即采取“背靠背”方式调解,联合心理咨询师,运用焦点解决疗法,分别进行沟通。对郑师傅讲明:“分两次付,总比一直拖到没影强。”对马某强调:“郑师傅等钱急用,有困难先凑一部分,别寒了人心。”经过心理疏导,两人再次坐在调解室里,空气没那么僵了。调解员看着两人说:“都各让一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郑某星放弃违约金,学校8月底前结清保证金,协议还明确逾期按年利率6%付利息。

3.jpg

“没想到在这儿,一扇门内就解决了我的纠纷。”签订协议后,郑某星看着墙上“依法调解、公平公正,互谅互让化纠纷”的标语,突然红了眼。这起纠纷只是镇原县综治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群众的缩影。2025年以来,县综治中心改造提升后,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设有引导受理,多元化解和指挥调度三个功能区,调解室7个,现有专职调解员4人、部门常驻调解员12人、随叫随驻调解员30人。截止8月底,化解矛盾纠纷4460件,化解率91.6%,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县综治中心整合资源,化解矛盾从“单打独斗”变成“协同作战”的实在模样,是多元解纷、守护群众诉求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