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勾勾画画的表,比写作文还明白!”
7月7日,正宁县人民法院榆林子法庭调解室内,当事人杨某指着刚填完的要素式起诉状说道。一场从立案到签收调解书仅耗时50分钟的离婚纠纷成功化解,生动展现了要素式文书在基层法庭精准解纷中的“导航”作用——立案时高效提炼诉求,调解时迅速锁定焦点。
立案“导航仪”:20分钟精准提炼诉求
上午9时10分,杨某走进榆林子法庭立案室。工作人员递上的不是传统的空白诉状纸,而是一张设计清晰的表格——淡蓝色边框内,“是否主张子女抚养权”、“共同债务金额”等10项离婚案件核心要素以勾选框清晰排列,下方还设有“特殊财产争议(如6亩中药材地收益权)”等填空栏。“工作人员指着表格一项项询问,连地里的柴胡苗咋分都问到了,根本不怕漏说啥。”杨某回忆。仅20分钟,这张“要素采集表”就将杨某复杂的家庭纠纷转化为清晰、标准化的立案信息,取代了传统近千字的冗长诉状。
调解“导航图”:30分钟按图索骥化解纠纷
这张填满核心信息的要素表,立刻成为调解员老刘手中的“解纷导航图”。在调解室,老刘的目光迅速聚焦在表格上被红笔圈出的关键冲突点——杨某妻子在“抚养费支付方式”栏画了叉,旁边铅笔备注着“刚外出打工无固定收入”。表格上密密麻麻填写的双方承包地亩数、作物收成等18项手写数据,以及勾选的“中药材收益”争议项,瞬间将案件的核心矛盾点清晰地摊在桌面上。
“你家六亩药材种植地,咱按去年亩产折算成季度抚养费,先行支付一部分,剩余抚养费在有固定工资后继续支付。”老刘迅速抓住“抚养费支付”和“中药材收益分配”这两个焦点,结合表格数据提出解决方案。他直接在表格附页手绘了一张承包地图,并标注双方地块,对于表格“共同债务”栏明确记录的30000元借款及还款日期,分两期抵扣的调解方案也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从铺开这张要素式诉状到双方签收调解书,仅用了30分钟。杨某和王某盯着标注清晰的表格感叹:“打工收入、地里收成、借钱等所有与这个案子有关的事,这表格上都写得明明白白,调解就像对着账本算家底,哪笔糊涂账都藏不住!”这份要素式文书,成为调解员快速锁定争议、有的放矢进行调解的“利器”,大幅提升了办案效率。
解纷“新时速”:要素导航催生基层调解新效能
“要素式文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快速引导当事人聚焦核心问题,也让调解员精准‘把脉’。”榆林子法庭庭长介绍道。表格中“婚姻感情基础”栏曾被一位老汉画满哭脸,这直观的情绪表达引导调解员发现了老汉儿子儿媳分居三年的深层原因。法庭还将常见矛盾点提炼为“离婚要素七问”宣传册发放,有村民笑称:“以前怕上法庭说不清事,现在拿着表对答如流,就像跟人唠家常一样。”
自推广要素式文书以来,榆林子法庭离婚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大幅度缩短,自动履行率有效提升。这些成效是司法改革在基层法庭结出的硕果。当冰冷的法律条文化作可勾可填的“解纷密码”,当结构化的要素表格精准指引调解方向,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家事审判领域焕发出高效解纷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