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

弘扬南梁精神 传承红色法治文化 共筑高水平法治华池新篇章

来源:庆阳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高睿蔓 发布时间:2024-10-14
字号:A A    颜色:

红色是华池的“底色”。近年来,庆阳市华池县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以挖掘红色法治资源、传承红色法治文化为重点,创新普法形式、强化责任落实,把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精准融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播法治思想、树牢法治信仰,打造了具有华池特色的普法宣传新模式,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用好优势资源 深挖红色法治文化

华池拥有丰厚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在这里发生的“刘巧儿”婚姻上诉案,其原型封芝琴成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妇女解放的象征,推动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影响广泛而深远。马锡五在这里创造了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实事求是、调判结合、手续简便、不拘形式”为核心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在司法领域践行群众路线的理念,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审判经验”,其蕴含的“司法为民”价值观历久弥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颁布实施的土地、财政粮食、军事、统一战线、民政劳资、文化教育、知识分子、肃反、廉政、社会教育改造等“十大政策”,实事求是,心系群众,突出实际,受到了根据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称赞,影响十分深远。

华池县深入挖掘各个时期红色法治文化元素,其蕴含的“为民利民便民、紧密联系实际”理念与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契合。为此,华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理念,系统谋划、科学部署,从建设法治宣传基地、树立华池法治宣传品牌、提升法治宣传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服务大局作为延伸职能的主战场、主阵地,不断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彰显其魅力,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

建好教育基地 传承红色法治文化

充分利用县内红色资源,打造了内容更加宽广、更加多元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华池法治文化的“供给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华池红色法治文化的“源、根、魂”,进一步推动普法宣传实现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

建好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全省首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同步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被纳入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报告。同时充分发挥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探索推行“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法治研讨”一体融合模式,承接省内外各级现场教育培训,开展专题展览、团体观摩、法治实践、主题党日等活动,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全民共享、全民普法的“鲜活教材”“生动课堂”和重要阵地,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21年以来共接待人数200余万人次。

建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结合华池红色法治文化实际,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4年4月,华池县列宁学校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命名为首家“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同时,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列宁小学旧址、闫洼子四十二烈士墓和烈士陵园等资源,以中小学生为目标受众,通过“红色之旅 绽放青春”等研学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开设红色法治课、讲红色故事班会、开展清明祭扫等活动,弘扬革命先烈遗志,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爱国情怀,养成遵法守法意识,年均参观学生达500余名。为103所中小学聘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通过讲法治课、举办“开学第一课”“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法律知识讲座,并将模拟法庭“搬进”校园,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预防犯罪等工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树牢法治信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建好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法治阵地”的方式,将红色法治元素嵌入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廉政教育馆和南梁法官教育基地等平台基础建设中,建成刘巧儿(旧居)普法教育基地,打造了政治优势明显、法治元素独特的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华池县采取“党建+法治”的模式,在各类培训中开展红色法治文化体验活动,并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宪法宣誓和普法讲座等,以此提高党员干部在弘扬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上的服务水平,推动党员干部提升依法办事、依规办事和为民办事的能力。2022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24期,培训党员干部近8000余人次。

建好乡村法治教育基地。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社区)办公阵地为中心,建成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将挖掘的红色法治文化精髓融入其中,推动建成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乡村法治教育基地。利用已有的场地条件和优势开展法治业务培训,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人才培育,截至目前,培养 “法律明白人”637人,11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不断完善以自治、法治、德治为内容的“1532”工作法,推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让法治服务乡村振兴更加实体化、阵地化。

树好法治品牌 弘扬红色法治文化

华池县聚焦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精神内涵的延伸和运用,以“传承理念+创新行动”的工作方法,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向基层延伸、向社会推广,打造了具有华池特色的法治品牌。

树好“马锡五式”工作室品牌。立足“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这一优势,充分发挥重视调解、不拘形式、就地审判、心系群众的传统,在法院、检察院设置“马锡五式”工作室,推动司法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加高效。县法院组织法官进田间地头、入案发一线,看现场、查实情、辨真伪、解纠纷,通过创新开设“窑洞法庭”“集市法庭”“车载法庭”“田间法庭”“圆桌法庭”等,并建立巡回审判点,推动司法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司法服务更贴近基层、更方便群众;县检察院将华池红色文物保护与油田绿色开发有机融合,以“检察蓝”守护“革命红”,培育出了“红+绿”公益诉讼检察亮点品牌,有效发挥了检察公益诉讼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中的职能作用。

树好“巧儿说法”品牌。以打造“巧儿说法”品牌矩阵为目标,从普法宣传、矛盾化解和服务提升方面入手,通过在各乡镇和各部门设置巧儿说法讲堂,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设立巧儿调解室,在法院、民政局设置巧儿婚姻讲堂,坚持“事理、法理、情理”并重,使“巧儿精神”在法治宣传教育、婚姻纠纷化解得到生动实践;主动拓展“巧儿说法”普法品牌,以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为根基,开办“说法评理”“法治进行时”等本土法治栏目;将“南梁说唱”传统艺术与“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相结合,编排南梁说唱《红色廉政万年长》和快板“说说民法典”等通俗易懂的普法节目,有效普及了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走好群众路线 践行红色法治文化

华池县主动传承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理念,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调动全县人民调解资源的最强合力、最快联动和最优服务,以调解工作实效来践行法治为民初心。

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完善。面对新时代基层矛盾纠纷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新情况,华池县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搭建起了行业、个人和县、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的大调解网格体系。县综治中心和劳动争议、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等9个行业调解组织多点联动,及时化解征地拆迁、医疗卫生、土地承包等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矛盾纠纷。131个基层调委会充分发挥主力作用,不断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分级分层有序调解。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把脉问诊,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法治教育等服务。目前,全县共选聘人民调解员1266人,真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及地域特点成立了“华池定边铁角城人民调解中心”这一跨省人民调解中心,工作成效突出,社会反映良好,人民日报甘肃头条进行了报道,并在甘肃卫视《法治伴你行》栏目播出。

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坚定弘扬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提出新时代人民调解机制“马锡五调解方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作用,推行“1+8+N”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3334”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2024年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2662件,办理化解2486件,正在办理176件,调处化解率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