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庆阳市委召开政法工作会议

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7-03-07
字号:A A    颜色:
庆阳市委召开政法工作会议
 
贠建民出席并讲话 朱涛主持会议
 
3月6日,庆阳市委召开政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全省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分析研判全市政法维稳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政法维稳工作。
 
市委书记贠建民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涛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秦华作工作报告,副市长王谦宣读了相关表彰决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洪涛、市政协副主席王小庆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志利,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杨涛出席会议。
 
会议表彰了2016年度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度全市维护稳定工作、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县(区)和先进单位,签订了2017年度责任书。
 
贠建民指出,2016年,全市政法系统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健全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深化司法改革、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安定团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今年,全市各级党委特别是政法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平安庆阳、法治庆阳建设,锲而不舍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持续不懈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牢牢掌握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动权,努力开创全市政法工作新局面。
 
贠建民强调,要聚焦治安防控短板,持续提升平安庆阳建设的层次水平,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各级政法机关要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和反间谍专项斗争,切实增强防控反恐意识,巩固提升和谐稳定局面。要坚决维护经济安全,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高度关注金融市场安全,加大对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网络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多部门联合打击“老赖”,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要坚决维护公共安全,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深入研究公共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治安防控网建设,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杀人侵财、涉黑涉毒、盗窃抢劫、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抓好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庆阳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贠建民强调,要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思想路径,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政法机关要注重矛盾源头化解,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涉稳信访积案挂牌化解和专项攻坚,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关怀帮扶措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正当权益。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按照中央和省委指明的方向和框架,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入推进政法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推动政法系统各项改革事项落实见效。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各级党委要全力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各级人大要加强对司法机关全力运行的动态监督,各级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确保每一起案件、每一个执法司法环节,都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和公平正义。要强化使命责任担当,努力锻造忠诚坚定廉洁的政法队伍,各级党委和政法机关要增强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基础保障、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支撑,不断提升维护稳定和保障和谐的能力水平。
 
朱涛要求,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统一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政法维稳工作的政治性、特殊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平安意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深化平安庆阳建设,持续加强信访稳控工作,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经济活动保驾护航。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能力,营造法治环境,使人人都能平等地享用法律资源,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法律公正。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推动政法各项工作抓实见效,切实履行党管政法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强化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保驾护航、筑牢屏障。
 
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市直有关事(企)业单位、中央省属驻庆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信访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委书记(或县长)、县(区)政法委书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主要负责人,综治办、维稳办、防教办、国安办主任参加会议。(李政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