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阳市庆城县玄马镇将基层治理作为主动创稳的底板工程,针对人员流动大、矛盾纠纷多的客观实际,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风险“三条线”协同发力,实现了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
抓阵地提升,变“功能单一”为“一心统揽”。聚焦“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要求,改造升级镇综治中心,建成400平米综合治理大厅,设置分析研判、纠纷调解、心理咨询等“一厅八室”,同步规范提升11个村(社)综治中心,实现了一体化调度、一条龙服务。“一体化”调度就是采取整合功能、集中办公的方式,安排综治、司法、公安、民政等9个机关单位入驻办公,协调2个县直部门驻点办公。同时,搭建视频指挥调度平台,新增、整合视频监控90个,对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河道治理等各种风险点,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化线上巡逻监管,实现了“一屏观全镇”。“一条龙”服务就是坚持“人员进驻、工作进驻、服务进驻”,实现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一次性分流、后端一揽子调处,让群众矛盾纠纷“进了这扇门,就跑这一次”。
抓体系建设,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组织体系上,构建“网格员(村干部)+社区民警+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志愿者”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全镇共划分22个网格,发展培训网格员22人、志愿者86人、新乡贤5人。责任体系上,推行村组(社区)干部和网格员“一肩挑”,科学制定乡村两级“权责清单”,明确职责任务,组建工作督导组,开展“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专项整治突出问题。工作体系上,建立“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综治中心主任),推动治理力量向一个中心集成集拢,着力打造群众诉求汇集地、多元解纷主渠道、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障体系上,将“一站式”综治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确保人财物保障及时到位。
抓流程再造,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健全入驻管理机制,按照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流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的原则,组织责任单位和调解组织入驻中心集中办公,由镇综治中心统一协调管理,解决了“谁来调处”的问题。构建多元化解机制,建立“1+4+N”的多元解纷机制,“1”即“中心吹哨”协调联动机制,“4”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信访调解四大调解途径,“N”即电话、随警、上门、视频等调解方式,解决了“如何调处”的问题。形成闭环落实机制,前端设置群众诉求受理端口,中端优化一体化联动机制,后端完善调处问效,采取收卷(受理)、分卷(派单)、答卷(承办)、阅卷(反馈)、查卷(督办)、复卷(回访)的“六卷”工作法,解决了“如何落实”的问题。
抓品牌创建,变“按部就班”为“特色引领”。抓创新品牌,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治理“361”模式,探索推行“时时‘玄(选)’者办、事事‘马’上办”品牌,让群众自选调解员,以品牌化服务推动人性化治理。统筹“联通数村”微信小程序、12345热线、上级转办督办、派出所接处警等信息,定期梳理汇总分析,力争从源头化解风险隐患。抓调解品牌,打造司登科个人品牌调解室,运用“五个一”矛盾纠纷调解法(倒一杯热水,说一句暖心话,听一通抱怨,找一个症结,解一个疙瘩),累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00余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