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庆阳长安网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6-01-06
本网讯(通讯员 车永琪 张治贤)近日,中共甘肃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对庆阳市“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情况作出意见反馈,根据《甘肃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评办法》的规定和检查验收情况,庆阳市“六五”普法工作获评全省优秀。
反馈意见同时对庆阳市五年来的普法工作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指出庆阳普法工作一是领导重视,机制完善,普法宣传保障有力;二是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学法用法效果显著;三是工作扎实,形式创新,强化法治宣传实效;四是普治并举,评查双促,法治创建成效明显。
“六五”普法期间,庆阳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按照“六五”普法总体部署,从认真制定规划入手,以“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高起点推动工作部署、组织机构、监督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落实,不断夯实普法依法治理的基础,推动全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深耕法治的五年时间里,庆阳市努力拓展普法教育覆盖面,扎实开展“法律七进”、“送法下乡”和“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下发《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施意见》,编印《“六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组织开展3·8妇女维权周活动、综治宣传月活动、禁毒宣传活动、反邪教宣传活动、12·4法制宣传日等全市性大规模普法主题活动。与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开展了“平安庆阳、与法同行”大型书法展活动。免费为全市50多万农户统一印制《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在全市组织实施了法律进乡村“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设一个法制辅导站、建一个法制文化长廊、每村建一个法律图书角、每个村民小组一名普法宣传员、每户一名“法律明白人”。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百所千场”送法活动。启动并开展双联行动百日服务暨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强化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制度,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69个。
实施法律进社区“六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室,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立一个法制宣传长廊。截至“六五”普法末期,全市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6个。与市教育局联合编印了《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由教育主管部门发文统一安排落实课时。普遍成立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组织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校园安全与法律知识”等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全市1482个中小学校全部配齐了法制副校长,共创建“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45个,禁毒基地20个,反邪教基地16个。组织开展了“送法进企业”、“送法进项目建设工地”等活动,由企业的法律顾问担任辅导员,举办管理人员、业务销售人员法律培训班。会同民族宗教部门积极开展了法律进宗教场所活动,向信教群众宣传《宪法》、《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信教群众依法开展宗教活动,提高了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
至目前,全市上下初步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六位一体”的普法宣传新格局。全市200多万名普法对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公务员、中小学生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普及率均达到100%,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分别达到95%和80%,普及率平均达到91%以上,普法工作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推进,普法创新亮点纷呈,“六位一体、一报三网、巧儿说法、五微博、十四微信、普法之窗、普法之声、与法同行、舆情动态信息报告、无纸化干部法律知识考试、普法长廊、法律图书角、普法讲堂”等普法新模式遍布城乡各处,做到了法制宣传阵地无死角、全覆盖。
2014年,庆阳市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庆城县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区,华池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
此次优秀荣誉的获得,对全面总结“六五”普法,及早研究做好“七五”普法规划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借此动力,庆阳市将继续围绕法治宣传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精心制定“七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增强普法工作的社会实效性,为建设平安幸福美丽和谐的新庆阳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庆阳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