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方式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诈骗方式让许多老年人因此上当受骗,为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增强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小编带您一起揭秘养老诈骗的那些常见“套路”。
套路:收藏品投资诈骗
收藏品诈骗的受害者多数是老年人,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不会辨别真伪,就以“高价回收”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进行购买。为了促成老人最终付款,骗子还会安排专人扮演“托儿”的角色,在此骗局中大都会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通常情况下,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高价回收,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法律指南
1.投资金融产品应从正规渠道购买
投资者投资收藏品或其他金融产品时应选择大公司、大机构,或者和政府、银行有合作的公司。选择机构的时候,持牌是最重要的,投资者要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一般来说,正规机构都会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放置自己的营业执照或者业务许可证。不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或者非正常渠道的服务,这样可以规避较大风险。
2.警惕“高额回报”诱惑
投资有风险,在高利润率的诱惑下不少投资者可能会被冲昏头脑,无数教训告诫我们应时刻牢记“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的投资规律,切勿存在“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3.投资前应多了解相关知识
骗子往往利用信息不透明欺诈投资者,老年群体更是深受其害。像收藏品投资骗局中,正规公司不会随便承诺回收、帮助拍卖等,但由于投资者不了解市场相关知识,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投资者做投资之前,都应该系统地了解相关金融知识,或者找专业人士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在此提醒您:
拍卖藏品,要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之前不会向卖家收取任何费用。如果需要签署藏品回购合同时,建议寻求律师帮助。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时,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