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将审判与调解相结合,为群众又依靠群众”,这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原则和精髓。庆阳市西峰区法院后官寨人民法庭坚持传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村居民社,把诉讼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人民安宁和乡村振兴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后官寨人民法庭近期审结一起合同纠纷案,某果业公司在某工贸公司定作果筐,后因定作的果筐不合格,数次与该工贸公司交涉无果,遂诉至法庭。该果业公司要求工贸公司收回其制作的果筐3000个并返还其定作款等40余万元。
承办法官提海峰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认真阅看卷宗资料,考虑到临近苹果收获季节,农户已经开始与果业公司联系苹果存放事宜,若不尽快审结本案,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大的损失,遂数次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基本案情,寻找双方争执利益纠缠点,打开案件突破口。起初果业公司态度坚决,不同意调解,提海峰在两次开庭审理之后,再次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他灵活运用“明之以法、析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心比心”的调解方法,向被告严正分析怠于履行,回避矛盾的后果,不仅会使原告损失进一步扩大,也必然会加重其要承担的责任,给原告做工作、讲道理、说法律,衡量利益得失,疏通原告的思想,使其明白一味怄气不是办法,解决问题才是重点。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原告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被告也愿意通过修复、更换果筐的方式弥补原告损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在限定时间内积极履行了协议内容。该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使原告公司在苹果收获期得以正常经营,同时也为当地果农解决了无处存放苹果的后顾之忧。
提海峰表示,践行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核心是要坚持“马锡五审判方式”为民、利民、便民的基本精神,后官寨人民法庭全体干警将始终厚植司法为民情怀,为辖区群众提供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开庭等便民司法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采取多元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为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西峰区法院成立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在5个基层法庭成立巡回法庭,与各乡镇街办紧密配合设立乡村社区“法官联系点”,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682起,进一步增强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能力,多元解纷助推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