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专业化合议庭构建的实践探索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7-08-24
字号:A A    颜色: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丁昱戈 杨卡 谢丽珍
 
最高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加强专业化合议庭建设基础上,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为深入贯彻司法改革精神,提升司法权威,促进审判独立化、法官专业化,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原有改革基础之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优化法院审判资源配置,完善审判保障制度和机制,建立专业化合议庭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一、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专业化合议庭建设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鼓励实践探索。专业化合议庭的实践构建需要理念支撑和制度建设。从试点向全局推广,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总结经验,推广模式,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构建,这是专业化合议庭能够持续运行的关键保障。其次,从法院人才分类管理、法官员额准入制度着手,完善法官选任制度、评价体系、工资制度等系统建设,为司法改革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为专业化合议庭配置提供保障。强化法官遴选、问责、退出、惩戒等机制,有效保障专业化合议庭良性运行。最后,“四五改革纲要”提出改革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明确合议庭作为审判组织的职能范围,完善合议庭成员在交叉阅卷、庭审、合议等环节中的共同参与和制约监督机制。这为专业化合议庭的庭审运行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专业合议庭的办案机制、责任机制来优化合议庭的合议程序,促进审判人员能够在合议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案件审理的公正高效。
 
二、完善机制,提升合议庭专业化建设水平
 
首先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专业合议庭构建。根据每一位法官知识背景、专业特长以及个人年龄、性别、特长等因素,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分配至适合其个人发展的合议庭。另参照全国其他法院合议庭“1+N+N”模式重新设立专业合议庭,给予专业合议庭充分的人员保障。财力保障方面,重点提高法官待遇,提升职业荣誉感。落实审判责任制,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完善职业保障和职业荣誉,从法院内部协调,充分保障专业合议庭的分案、庭审、执行等活动。
 
其次完善分案和考核机制。案件分派科学量化,考核标准要区别对待。由于在法院内部专业合议庭与传统合议庭双轨运行,因此案件的分派方法就要做到科学化、精细化。这是由于每一个案件的类型,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审判工作量各异所导致。具体考核中全面考核案件工作量和审判数量,参照美国法院的“加权案件量”进行科学化分案和考核。
 
最后形成定期调研推广机制。从案件裁判典型化和标准化方面做出要求,具体案件审理中注重形成科学的审理和调研机制,促进法官发现案件生成背后的社会原因,总结案件审判规律,形成统一有效的裁判标准,便于推广有益经验。同时,促进裁判方法的承继,提高初任法官的培训效率。
 
三、总结经验,建设新时期专业化审判团队
 
首先,优化审判资源综合配置。案件分类科学化。针对婚姻、房产、借贷、劳动纠纷等案件类型进行专业化分工,分清案件难易程度、影响程度、繁简程度,然后选择不同的审理模式。分配案件精细化。从案件源头把关,合理分配案件资源,做好案件分配与审理的衔接。以专业合议庭的分类为标准进行案件的初步具体划分,然后根据加权案件量的评估结合专业合议庭的数字化评估体系,针对案件进行二次分派,最后在具体合议庭接受案件中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案件审理的需要。法官配置专业化。以司法改革的人员分类管理为依托,促进专业审判人员的合理分流。根据法官年龄、性别、专业背景、个人专长、综合素养等条件进行统计分析,克服以往随机分派弊端,实现审判人员与案件的协调。管理考核现代化。根据分案类型以及审判数量进行综合考评。一方面,从审判案件数量做出直观量化;另一方面从分案类型上考虑工作量以及影响案件审理的其他因素;此外还应该从专业化合议庭的审判知识产出上做出评定。法官轮岗流动化。考虑个人的知识兴趣、专业背景等因素进行广泛的轮岗制度,法院内部形成专业合议庭轮岗制度或在合议庭内部形成多名法官随机审理模式,加强法官之间沟通交流,促进进步。
 
其次,形成专业庭审良性循环。从审判流程出发,实现从立案、审案、结案的前后承继、相互支撑、良性发展。立足案件接收,进行专业化分类,以案件审理为导向,根据案件性质、类型、繁复程度以及审判组织的设置,充分考虑,科学衡量,奠定专业化案件审理基础。案件审理以科学化分案为基础,发挥专长进行专业审理,根据案件性质采取多元化纠纷解决方案做到定分止争。案件调研、经验推广层面,一方面要全面分析,从立案分案入手,贯穿整个审判流程,分析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此促进审判程序的不断完善。另外,探讨类型化案件的审理模式,进而产出调研成果并推广实践,进一步指导专业化案件的审理。
 
最后,完善专业合议的方法,促进判案标准统一化。从初任法官的入职培训开始,从理论法律思维向实践法律思维转型,学习驾驭庭审、适用法律、调解诉讼、制作文书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年长法官做好传帮带,愿意培养、善于培养新人,传承自己的优秀审判方法。新任法官也要在学习工作中,善于学习、敢于钻研,不断完善现有的审判方法,形成系统知识。专业化审判通过以裁判指导裁判的理念,推动专业化审判的调研分析,形成模式推广,能够从客观上促进法官的各种优秀思想和裁判方法的普及,进而实现专业化合议庭审判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7-08/23/content_12933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