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提升公安机关执行力须强化六种意识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7-03-20
字号:A A    颜色:
安徽省黄山市公安局黄山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方 琪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举,重在执行。当前,公安事业正处在承前启后、爬坡赶超的关键时期,在各项任务目标都十分明确的前提下,切实提升公安机关的执行力尤为重要。提高公安机关执行力,笔者认为必须强化六种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执行力方向。提高执行力,首要的是解决执行力的方向问题。没有正确的政治意识,执行力就会失去正确方向。公安民警能否全心全力推进公安事业大发展,同样离不开正确政治信念的支撑。当前最直接的行动任务就是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总体部署,尤其是围绕十九大安保维稳主线的决策部署,最现实的检验就是看公安民警落实这些决策部署的态度和成效。对这些总体部署和重要决策,是不是主动去抓、能不能切实抓好,这不仅是单纯工作问题,也是政治态度问题,不仅检验民警能力和执行力,也体现政治素质。全体民警尤其是基层党委班子和所队的“一把手”要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在统揽自己单位全面工作的同时,集中精力抓好上级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任务的落实。
 
强化学习意识,夯实执行力基础。学习是公安民警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公安民警忠诚履职的责任使然。尤其是当今公安事业日新月异,公安任务深刻变化,有许多机遇需要把握、许多挑战需要应对、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许多重任需要担当,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积极地实践、更加努力地提高。笔者认为,公安民警的学习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做到头脑清醒;二是认真学习上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熟读善用;三是认真学习各类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四是注重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
 
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执行力根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生存之本、胜利之基,因此,强化宗旨意识,才能筑牢公安执行力根基。人民性是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是公安队伍的价值追求,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法宝。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公安事业将一事无成。为此,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行动上提高执法办案、化解矛盾、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和谐安宁的生活,让公平正义就在百姓身边。
 
强化团结意识,汇聚执行力能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不好关键看三条:干事不干事、团结不团结、廉洁不廉洁。团结不团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哪个单位团结搞得好,就生气勃勃,工作和事业发展就会蒸蒸日上;反之,“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离心离德,陷于内耗,工作一定搞不好。就拿黄山分局来说,分局的各所、队单位都是分局这个战斗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团结才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战斗力,才谈得上执行力。加强全局团结的关键在“一把手”,作为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应主动增强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工作中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努力做到“自身硬、班子和、风气正、工作顺、事业兴”。
 
强化统筹意识,拓展执行力内涵。所谓统筹就是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笔者认为,全面、深刻把握执行力内涵需要强调三点:一要强化细节意识。细节决定成败。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只有充分认清加强细节管理的重要性,才能高度自觉地用好“细节”。公安工作正规化建设范围广泛,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强化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小事办好就是为办好大事打基础的意识。二要强化统筹意识。精细化管理,贵在经常、难在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细化与简化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防止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要强化责任意识。最关键、最主要的,就是要细化责任,逐项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工作、具体人员,明确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达不到要求怎样问责,切实防止提升执行力成为一句空话。
 
强化自律意识,保障执行力恒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面对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作为公安民警,同样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牢记廉洁自律是对公安民警最起码的要求。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服务,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保障公安执行力的恒久。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在注重提升执行力的同时,要认真地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和健康账,做到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主动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