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李 婷
发布时间:2020-01-13
本报讯 (记者 刘耀 张宁宁 通讯员 田笑)冬日清晨,寒风凛冽,室外温度零下4摄氏度。记者走进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明德小学,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大约30平方米的教室,安装了四组暖气,用手一摸,微微烫手。
以前每到冬天,折校长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生煤炉,全校14个班每天都要有教师负责为孩子们生煤炉取暖。防止孩子们被火炉烫伤和一氧化碳中毒是折校长面临的头等大事。现在,折校长再也不用为师生取暖而烦恼了。
“以前我们学校主要采用传统的小煤炉供暖,不仅不安全而且影响师生健康。”明德小学校长折宏图说,“今年我们学校实施了温暖工程改造项目,全校共安装暖气片204片,每个教室安装4片、6000瓦。所安装的新型电子硅晶暖气片采用电脑控制,温度恒定,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安全卫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温暖的学习工作环境。”
明德小学学生贾心印开心地说:“今年学校装上了电暖气,我们每天到校再也不用生火炉子了,教室里干净整洁,灰尘少了许多,就连衣服都不容易脏了,每天在教室里读书学习既暖和又舒适,手脚一点也不冷。老师也不用担心我们会煤烟中毒,我们也不担心衣服会被火炉烫破。无论外面多么寒冷,教室里都暖融融的。”
近年来,镇原县认真落实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小学温暖工程,充分论证并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按照省市标准化建设要求,把抓好温暖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
镇原县教育局项目办公室主任畅欢告诉记者,自2018年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小学温暖工程实施以来,镇原县共落实资金2700万,其中,2019年落实资金1200万,改造学校15所,解决采暖面积9.78万平方米,惠及师生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