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庆阳市运管局有效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使全市保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并不断好转,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一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监管,坚持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对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但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的,一律不予许可。制定了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约谈制度、“黑名单”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项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监管的一些临时化、阶段性的工作逐渐向常态化、稳固性转变。
二是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结合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活动,以全市“两客一危”企业为重点,先后4次组织对全市道路运输企业、站场、车辆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暂时难以整改的逐一列出清单,严格按照“检查、登记、整改、验收、销号”程序,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集中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做到了闭环管理。
三是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筹集108万元,建成了全市道路运输行业GPS监督考核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的运行轨迹、行驶速度、落地休息以及平台建设的运营商在线、企业监控人员在线履职等情况全部搜集汇总,以报表的形式印发各企业落实问责,从平台掌握到的违规情况与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从业人员诚信考核有机结合,使企业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明显提升。同时,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投入,全市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全部安装了“安全门检系统”和X光“三品”检测仪,极大提高了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市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全面推广应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班线客车报班、安检、出站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化监管,确保了“五不出站”规定落到实处。
四是做好恶劣天气预警和安全防范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发布的预警消息,遇到雨、雪、雾、冰冻等恶劣天气,及时通过GPS监管平台或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驾驶员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