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庆阳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安战线

韩胜利:山村平安的守护者

来源:陇东报 责任编辑:曹红娟 发布时间:2015-07-08
字号:A A    颜色:
派出所民警俗称“片儿警”。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不如刑警的工作那样辛苦、危险。“调解邻里纠纷、听取群众反映、为民排忧解难等,只要辖区居民一有事就会直接找他,他只要接到群众报警电话,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为居民排忧解难。”这是广大群众对庆阳市宁县早胜镇派出所民警韩胜利的评价。
 
走村入户采集人像上门为民排扰解难
 
户籍窗口虽小,却连接着千家万户。户籍工作看似简单,但涉及出生、死亡、户口迁入、迁出、改名、换姓、变更、办证等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户籍警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警10年来,韩胜利不分所内所外,把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都视作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一同负责24行政村,常住人口4.4万多人的户籍工作。”韩胜利对他所管辖片区的情况颇为熟悉。最近,他正忙着为辖区居民进行二代身份证人像采集工作。
 
在韩胜利负责的辖区内,部分群众因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等原因仍使用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未到派出所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近年来,辖区内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妇等人员。为了摸清底数、全面采集信息,韩胜利整天带着照相机逐村逐户对16周岁以上未进行人像采集的人员现场采集照片,晚上加班到八、九点是常有的事。
 
“背靠背”化纠纷面对面解矛盾
 
为了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2014年3月以来,宁县公安局在民警包片的基础上,尝试推出了“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机制,积极掌握社情民意、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实施治安管理、协查违法犯罪行为,将“一村一警”分为驻村、挂点两类,在全县257个行政村和13个社区中共选派民警270名。
 
村子虽小,矛盾不小。长期以来,韩胜利和驻村民警们一直在寻找化解矛盾的好途径。“韩警官,我们这里发生了一件事情,你快来一下……”接到村民的报警电话,韩胜利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早胜镇南庄村三组,董某、董某某是亲兄弟俩,两人因为家庭琐事结怨多年,一度反目成仇,形同陌路。董某故意损坏董某某住房和物品,价值3000余元。韩胜利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走访,针对案件双方的特殊关系,先后十余次找到当事人的叔侄兄弟及村组干部进行说和。
 
刚开始双方当事人极不配合,对韩胜利非常排斥,但他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经过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董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给其弟董某某赔偿损失3000余元,两兄弟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多年的积怨得以化解。
 
在韩胜利的接、出警工作中,治安纠纷类警情占了很大一部分。这类警情处置要求高,过程控制难,结果变化大。在基层这些年,他深刻感受到正确处置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性。多年来,他一直都在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尽可能多地帮助村民们解决各种问题。他告诉记者,最初走上工作岗位时,对于群众间发生的矛盾纠纷,自己感觉有些无从下手,后来经过实践,他总结出了一套既有利于解决矛盾纠纷又不伤害群众感情的“背靠背”式工作法来化解群众“积怨”。
 
弃小家顾大家最想对妻子说声谢
 
韩胜利的家在宁县和盛镇,单位却在早胜镇。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父亲就患病了。身在异乡工作,父亲的病时时刻刻牵动着韩胜利的心。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他分身乏术。在父亲重病期间,妻子的肩上担起来本该属于韩胜利的那份责任。“爸爸,你怎么又不回家?”面对儿子的问题,韩胜利经常不知如何回答。
 
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韩胜利和妻子一起牵着手走到今天。回忆起过去的生活,韩胜利动情地说:“那段时间,她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又要接送儿子上学、放学,还要做饭、做家务,真的很难为她。其实,这么多年了,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靠她照料。她是我坚强的后盾,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妻子。”
 
多年的派出所民警工作,让韩胜利收获了很多,他觉得,做派出所民警就要多跑路、多交流、多记录、多留心,工作中要入心、诚心、细心、耐心,深入到居民中,倾听居民的意见。(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