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法制报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5-02-06
庆阳是革命老区,在这片如诗如画、厚重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近4000名辛勤坚守的民警职工,接待群众时的一丝微笑,让人温暖;巡逻途中的一声“你好”,让人舒心;走访居民时轻敲房门,让人贴心……
这些看似平凡的文明之举是庆阳市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时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文明”二字。如今,庆阳市公安机关涌现出了4个国家级、8个省市级文明单位,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文明之花”。
打造威武文明之师
“警营文明建设是指引公安工作前进的灯塔”,这是庆阳市公安局党委成员梳理近年来庆阳公安工作时达成的共识。
根据文明创建工作的需要,全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陇原铁警”精神文化内涵、“梦想与共和国同行”诗歌散文、“投身警营,演绎精彩”公安系统微系列作品等征集活动。组织有特长的民警积极参加“中国梦忠诚颂”书画摄影活动,共征集并选送43幅作品参加公安部、省公安厅评选活动,有2名民警作品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庆阳市公安局积极组织精品文艺节目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庆祝祖国六十五华诞”文艺汇演,选送的代表全市公安系统参演的南梁说唱《警民一家亲》、代表全省交警系统参演的《风雨交警》双双荣获金奖,在全省公安机关充分展示了庆阳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2014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安排,庆阳市公安局推荐西峰公安分局南街派出所、环县公安局毛井派出所等6个集体为全市“优秀派出所”,在省级媒体进行宣传展播;推荐庆阳市公安局及西峰、环县等地公安局8名民警参加“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全省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等评选活动;在“三八”节前夕,推荐1个集体、5名个人参加“全省公安系统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及个人”中“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工作者”、“好警嫂”四个项目的评选,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了富有庆阳公安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品牌。
以民为本提供优质服务
“过去孩子直接过马路,老看不到交警,太危险了,而今交警护送孩子到家门口,我再也不担心了。”西峰区南街居民杨慧风如是说。
校园及周边专项整治,是庆阳市公安局党委扫清雾霾创建文明的主要抓手。2014年以来,全市共设置校园周边“护学岗”1467个,指派城区巡逻队、派出所民警、执勤交警于每天上学、放学4个时段,在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门口定点执勤巡防,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此外,在西峰城区校园周边增设减速带360处、2160米,设立禁停区34个。
民警还协同教育、城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旅店、出租房、印刷业、小卖部、小吃摊点等进行清理整治,整治治安乱点和治安复杂区域56个,清理整顿非法经营旅店8家、网吧1家,捣毁“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56处,有效净化了城乡社会治安环境。
文明窗口成“示范明灯”
“以窗口树形象,以服务创满意”是庆阳市警营文明创建活动的重头戏。
交警系统以“女子示范岗”为窗口,开展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五进”、“六个一”、“全国交通安全日”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在西峰城区设立临时停车泊位3750多个,建立简易停车场50处,既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又净化了城区交通环境。
全市交通民警经过积极探索搭建“网上车管所”平台,目前已注册33741人,到2015年底可全面实现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出入境民警推出“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理念,确定西峰公安分局南街派出所、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庆城县公安局马岭派出所3个派出所为出入境业务受理点,将申请条件、办证程序、收费标准、办证时限等内容一律公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王麒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