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池县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为主线,创新机制、压实责任、源头治理,全力推动群众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全县信访形势持续平稳向好,为“平安华池”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位统筹,凝聚法治化推进合力。华池县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政府组织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将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重点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会商难题,推动领导干部带头扛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靠实责任链条。常态化开展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四门四访”,县领导每月固定接访日坐班接待群众,现场推动疑难矛盾化解,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统筹政法、信访及公检法司等多方力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形成问题联管、事件联处、矛盾联治的访调对接格局。
源头治理,筑牢矛盾化解防线。华池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预防在早、化解在小”,织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网络。以“信访+网格”为依托,对全县15个乡(镇)685个网格全覆盖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动态掌握农村土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领域潜在风险,建立台账精准管理,推动信访“始发站”变为“终点站”。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矛盾纠纷3122件,有效化解2842件,化解率91.03%,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控制、早疏导、早化解。坚持调解优先、情理法并重,持续推行“简单纠纷就地调、一般纠纷多元调、疑难纠纷兜底调”三步化解法,依托县综治中心牵头、多部门参与的“1+8+N”多元解纷模式,化解矛盾纠纷131件。打造“华池定边铁角城人民调解中心”“巧儿调解室”等特色品牌,成功化解多起历史遗留信访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重点攻坚,守牢稳定底线。华池县紧盯金融、房地产、征地拆迁、农民工讨薪等重点领域,强化底线思维,推动重点信访事项“动态清零”。对涉访重点事项落实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机制,杜绝“久拖不决”;对重点人员实行“一人一策”,加强思想疏导、政策解释和稳控管理,严防漏管失控。压实行业主管责任,推进行政执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清单化动态销号管理,确保群众诉求“短平快”解决。
法治引领,厚植依法信访观念。华池县以“线上+线下”融合宣传为抓手,线上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推送《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规解读,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线下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组织干部进机关、社区、乡村,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现场答疑,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理念深入人心。

规范提质,完善办理闭环机制。华池县对标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全面规范群众来访办理流程,推行“标准化+”办理模式,通过初步研判线下“预交办”、领导签批线上“再交办”,实现快速受理、快速办理,并经常性开展督查,确保全流程闭环落实。严格甄别转送交办,对信访事项深入分析、精准分类,明确管辖层级和责任主体。强化跟踪督办,通过送达提醒督办函、改进工作建议函、责任追究函等,倒逼责任落实。目前,群众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保持高位,办结率稳步提升。
从源头预防到重点攻坚,从法治宣传到规范办理,华池县以信访工作法治化实践,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民心凝聚在身边。如今,群众信访渠道更畅通、诉求解决更高效,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幅和谐稳定的平安画卷正在徐徐展开。